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教学案例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初中语文教学实录

初中语文教学实录

10-20 15:31:37 | 浏览次数: 63518 次 | 栏目:初中语文教学案例
标签:语文教学案例范文,语文教学案例分析,http://www.manfen6.com 初中语文教学实录,

2006年浙江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教学实录《春酒》

 

                   执教:舟山岱山实验中学毛一晴)

                           整理:嘉善三中   僧新锋

2006年浙江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有三位教师选择了琦君的《春酒》:她们分别是嘉兴秀州区王店镇中学的俞亚萍老师、舟山岱山实验中学的毛一晴老师和衢州龙游三中的李红老师,感觉各有特色。

下面将其中得分最高的毛一晴老师的教学设计和实录整理出来,供大家比较。

《春酒》教学实录(僧新锋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一:导入

师:各位同学,大家好!(用舟山话)

我想让一位同学说说我刚才讲的话。

生:(没有讲出来)

师:看来我讲的不是道地的衢州话。

师:哪位同学能够代表我们初二(9)班的同学用道地的衢州话向远道而来的老师问声好?谁?谁先举手?

  (一学生举手)

师:噢,你,你来说说看。

生:(用衢州话):听课老师,大家好。

师:看来只有道地的家乡人才会说道地的家乡话,也只有道地的家乡人才会年年不忘那充满家乡味儿的风土人情。对台湾著名作家琦君来说,令她念念不忘的就是童年那一杯充满家乡味儿的春酒。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品尝这一杯春酒吧。

二.整体感知,为“春酒”取名。

师: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先听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同学们一边听一边细细地品,你能否取一个合适的酒名来体现作者记忆在春酒中美好丰富的情意呢?

(教师配乐朗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给“春酒”取一个名字?

1:我认为,可以把“春酒”取名为“乡情酒”。因为作者在家里过年的时候,那幅画面是十分温馨的,而长大之后,她十分思念当初那种乡情,所以我认为可以用“乡情酒”。

师:一杯“乡清酒”,很好。

师:(手指另一同学)你说。

2:我觉得可以把这杯酒取名为“思乡酒”。

师:思乡酒。

2:因为我觉得这杯酒包含着作者对家乡浓浓的思念,我觉得在这里,作者是借思念春酒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师:还有吗?这位同学。(手指一举手同学)

3:(声音很轻,听不清)

师:没关系,大声说。

3:我把这杯酒取名为暖心酒。因为我觉得作者每次回想到这杯酒香的时候,眼前都是非常美丽的画面和很美好的场景,仿佛又回到了那美好的回忆。

师:(手指另一同学)哦,还有,你说。

4:我把这杯酒取名为“快乐酒”。每当作者想到这杯酒的时候,就想到自己的童年的快乐、美好。

师:大家发现了没有,刚才这几位同学所取的酒名,其实都是围绕着一个共同的情感基调,无论是思乡回想起的那份快乐也好,那份浓浓的情感也好,这种情感的基调就是作者对故乡的那份什么?

生:(齐声)思念

师:思念,对。所以我们采用这位同学的酒名——思乡酒。

(板书:思乡酒)

师:这是一杯思乡酒。那么在这杯思乡酒里面包含着作者哪些美好的回忆呢?

(学生思索片刻,有人陆续举手)

师:这位男同学。

1:我觉得它包含了作者小时候在品尝八宝酒时那种喜欢、兴奋的感情。

师:童年喝春酒的快乐,对吗?

1:还有对母亲的爱,对母亲的思念。

师:哦,还包含对母亲的思念。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2:喝会酒时的满足感。

师:喝会酒,和谁一起喝会酒?

2:和家乡的人一起喝会酒时的喜悦。

师:和乡邻们喝会酒的那种满足感。

2:还有喝八宝酒时的愉悦。

师:我们看一下,刚才同学们讲述中其实这一杯思乡酒,这种充满美好的回忆,都是同我的童年、母亲和乡邻们连在一起的。

(师板书:  童年  母亲  乡邻)。

三. 赏读细节,体会蕴涵在春酒中的美好情感

师:我们怎么把这一片连上呢,它们全都在作者的回忆中啊?你对哪一部分的回忆印象特别深刻?

   (学生思考片刻)

1:我对喝春酒的这一段回忆印象特别深刻。

师:什么时候啊?

1:就是小时候?

师:童年的时候。对童年生活的那一段回忆印象特别深刻。

(又一同学举手)

师:哦,还有。这位男同学。

2:我觉得她对她母亲的怀念。

师:对母亲的怀念特别深刻。是吗?好。还有吗?哦,你说。

3:她对当时喝会酒的那份感情。

师:和乡邻们一起喝会酒的那种感情。我想其实作者其实美好的回忆当中无论是哪一个美好的回忆让我们每一个人的记忆都是深刻的。我们都是从童年走出来的,同学们看一下,文中有那么多描写童年生活的细节,我想请同学们说说看,你觉得文章当中,尤其是写童年生活的哪一个细节让你感觉特别有趣,特别有意思?

   (生思考片刻)

师:我想先请我们的女同学,这位戴眼睛的女同学。

1:我认为应该是第三段的最后一句。(读:“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从这个地方,她(作者)对自己这样的情节感觉非常深刻。它写出了小花猫喝完春酒以后的神态、动作,所以我觉得……

师:具体是那个词语?

1:舔,“舔嘴”的“舔”

师:也是一个馋嘴的小花猫,是吧?

1:嗯,这说明春酒非常的甜,让小花猫不停地舔嘴巴。

师:这句话中还有没有别的词语让你读来特别有意思?谁还有补充吗?

2:我觉得“酒仙”这个词语也让我读来特别有意思。因为小花猫它不是人,但作者把它比喻成一个“酒仙”,感觉出来非常的有意思。

师:非常的有意思。那你想想看,童年时的我把小花猫比作“酒仙”那是充满了一种孩子气的说法,爱幻想,这种幻想是多么的吸引我啊。

师:还有吗?这位男同学。

3:我觉得“呼呼”这个词语非常有意思。因为它写出小花猫非常憨厚可爱的样子。

师:好的,大家有没有关注其他描写童年生活的细节?

   好,这位女同学。

4:“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我觉得这里写的很有趣,它说明我童年时代是很调皮的,贪吃贪玩的。

师:能有具体的词语来分析一下吗?

生4:她“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很有趣。

师:你觉得这个“鼓鼓的,跟蜜蜂似的”特别可爱。那老师问一下,这是一个比喻句对吧?可是我觉得她说“跟蜜蜂”似的。我觉得这里这个比喻不好。如果我把它改为“肚子吃的鼓鼓的,跟皮球、跟企鹅不是更能突出这个”鼓“更可爱吗?这位男同学。

生5:我觉得用蜜蜂很恰当,因为采蜜通过努力才会有收获,这里通过比喻写出了她喝春酒回来有收获的样子,所以她很满足当时的情景,觉得自己像蜜蜂一样。

师:你的联想真丰富。蜜蜂采蜜的收获跟“我“喝完春酒的样子完全连在一起了,是吧?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意见,很好。

生6:我觉得她特别感到自己吃的事物和她喝的春酒和蜜蜂在花丛中采蜜的香甜是一样的。

师:哦,花蜜的香甜跟春酒的香甜是相似的,联想力真丰富。还有一位同学,你说。

生7:我觉得皮球是静的,而蜜蜂与作者一样,是一种动物。

师:那我刚才说的企鹅不是一种动物?

生7:但是你是体现出蜜蜂非常可爱,得到收获后非常高兴。

师:那么我想很多这样的细节都是非常富有童趣的的,是吧?在揣摩这些细节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就是这样一种纯真。

 师:童年时的我因为有了春酒而感到那样的快乐,可童年时的我最喜欢和谁酿的春酒?

生:(齐声)母亲。

师:相信母亲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么老师现在想把文章里描写母亲的片断排成一个个的特写镜头,你最想选择哪个细节,为什么?

Ppt展示:

如果把文中描写母亲的细节拍摄成一个个特写镜头,你最想选择哪个细节?为什么?

师:知道特写镜头怎么拍吗?拍人物的特写镜头要……

1:人物的脸

师:人物的面部表情,还有吗?

2:动作

师:哦,人物的动作。还有呢?

3:语言

师:哦,语言,说的话,对。特写镜头就是将它们怎么样?放大,对。

(学生分组找)

1:我最想拍的是这个镜头,“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因为这个镜头写出了母亲非常的高兴,虽然她没有喝酒,但是她的神态像喝了酒。

师:如果你想拍这个镜头的话,你最关注母亲脸上的哪一种神态?

1:她的两颊红红的。

师:哦,两颊红红的。这写出了母亲内心怎样?

1:内心十分高兴。

师:十分高兴。其他同学,如果你去排这个镜头,你还会去关注母亲脸上的哪种神态?

2:我会去关注母亲脸上的得意。

师:怎么得意?

2:因为大家都喝了母亲酿制的八宝酒。

师:我有一个设想,如果我是那个镜头的把握者的话,我不想排母亲的得意,因为母亲“高兴得两颊红红的”,我想改为“腼腆”,行不行?

3:不行,因为“腼腆”是一种害羞的神情,而“得意”写出了母亲内心的喜悦。

师:显然这里的“得意“是一个褒义词,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得意洋洋,是听到别人赞扬的喜悦。

师: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角度吗?(这位男同学,你说)

4:我是从“补气、健脾、明目的哟”可以看出母亲对她的八宝酒很有信心,而且对酒的药用价值很认同。

师:母亲酿的八宝酒有这么多的作用。这对写母亲有什么作用?

5:说明母亲很能干。

师:好,还能从另外的角度来说说吗?

6:母亲自己不喝酒,但是她给每人分八宝酒,可以体现出母亲的好客和母亲的热情。

师:嗯,热情好客的母亲。

7:“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说明母亲很无私,总是把最好的奉献给别人。

8:我有不同意见。我觉得这个不太像一个特写镜头,只是选自生活的一个角度。我觉得还是应该抓住一个细节才对。

师:我们还可以抓住那些细节呢?(这位女同学)

9:“但是你呀,只能舔一指甲缝”说明她对我很关心。

师:如果叫你拍这个镜头的话,你还会关注母亲的哪些神态?

9:我会关注“母亲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

师:如果我拍这个镜头的话,我会把它改成“但是她又转向我,得意地说“,你们同意吗?

生:(齐声)不同意。

师:说说不同意的理由。

10 “我觉得可以改为 “关心地对我说”。

师:这里看出母亲对我怎样?

11:慈爱的,温柔的。

师:这位同学说的真好,慈爱的,温柔的。

师:刚才几位同学通过几个细节的拍摄我们发现了母亲身上的那种勤劳、善良、温柔、慈爱、质朴、贤淑,这正是我们人类情感中最美好的母性。

师:母亲如此,我的乡邻们呢?文章最主要写了哪几个乡邻?

1:写到了花匠阿彪叔。

师:怎样写阿彪叔的?

2:他“巴结地把煤气灯点燃了。”

师“尤其从哪里看出他也是一个非常热心的人?

3:从“巴结”上。

师:“巴结”什么意思?

3:人做事勤快。

师:也是一个勤劳的,热心的人。从我对阿彪叔的怀念当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我觉得他帮助人们喝会酒而十分高兴,他觉得大家一起喝会酒他也能为喝会酒尽一份力感到非常高兴。

师:我怀念的也就是阿彪叔这个人,是吗?

5:作者对他的这些描写也表示会酒深受乡亲们的喜爱。

师:同意吗?

生:(齐声)同意。

6:我还有另一个观点,阿彪叔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亮的,我觉得是以阿彪叔来代表所有的乡亲们。

师:故乡的人都是阿彪叔那样的……

7:勤劳的、善良的。

师:这就是说邻里之间是那样的和谐、淳朴。所以从阿彪叔和乡邻们身上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淳朴的乡情。

四、     关注结尾,感受作者的美丽乡愁

师:一杯思乡酒,流淌着我童年的快乐,散发着母亲温和的光芒,它也流淌着乡邻间淳朴的情意,此时,我们已经知道了蕴涵在春酒中最美好的情感才是令作者念念不忘的什么味儿?

生:(齐声)家乡味儿。

师:这才是一杯道地的家乡味儿的春酒。她还能品尝到这道地家乡味的春酒吗?

生:(齐声)不能。

师:为什么?

1:因为她现在已经离开了家乡。

师:哦,因为已经是“独在异乡为异客”了。

师:(ppt琦君简历,配着舒缓的音乐介绍)琦君1917年生于温州。她12岁来到杭州, 49年去了台湾,后定居美国。自从去了台湾以后,琦君50多年再也没有回到过她的故乡——温州。她在乡书中深情地说“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67日凌晨,90高龄的琦君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妙笔。临终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呵……是啊,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故乡是漂泊海外的游子心中的根呐。

让我们带着这份对故乡刻骨铭心的深情和淡淡的感伤,齐读结尾。

(学生齐读)

师:我想说,其实故乡情节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情感,对我,一个普通的人而言,飘漾在空中的番薯糕的香味。记得童年时我最喜欢吃母亲做的番薯糕。记得母亲把蒸好的番薯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放在一个大筛子上,在阳台上晾晒。那金黄的色泽伴着阵阵香味对我充满了无限的诱惑。我总是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拿。每当这时,母亲总会轻轻拍一下我的手,嗔怪着说:看你急的,番薯糕要晒干了才好吃,甜甜的嫩嫩的,嚼起来才有味道。现在我偶尔从超市买回一袋地瓜干,却再也嚼不出童年那甜甜的嫩嫩的滋味。但是我在想,无论以后我身居何处,漂泊何方,我永远不会忘记故乡童年那番薯糕的滋味儿,因为它是我对故乡一段最本色最温暖的回忆。

那么当故乡和你渐行渐远的时候,当它在你心中成为了遥远的回忆时,萦绕在你心中的那份故乡情结又会是什么呢?你也像老师那样试着写下一两句话,为自己编织一份美丽的故乡情结,好吗?(ppt)

示例:故乡情结是飘漾在空中的番薯糕的香味;

      是童年嚼在嘴边那甜甜的嫩嫩的滋味;

      是生命中一段最本色最温暖的回味。

(学生仿写)

学生交流:

故乡情结是:……枣树

故乡情结是回荡在心中的悠悠茶香……

故乡情结是……的微笑,……的感觉,……的笑容。

师:两千多年的《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从古到今,诗人都能借助这些具体的事物来抒发思乡的情感。同学们都知道吗?他们除了杨柳,还借助哪些具体的形象表达乡思呢?

1:李白借月光表现思念家乡的情感,《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茱萸,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归雁,王湾“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曲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师:从刚才大家举的思乡曲子当中,我们发现了杨柳、明月、秋风、笛子、归雁,这些具体的不同的事物使具体的思乡之情更丰富、更深沉了。所以思乡的情结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特色。那是穿越千年的永远不老的文化之根。

    所以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无论身居何处,故乡这个生命的根,精神的根会依然在我们的心中,你会把故乡作为自己心灵的归属。

大家有没有发现,许多求学海外的学子学成归国,许多客居他乡的华人华侨有的回大陆寻根认祖,有的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公益事业慷慨解囊,这又是为什么呢?谁能说说看?

1:因为他们从小在家乡长大的,家乡留给他们许多美好的回忆,家乡给他们的印象也是很深刻的,所以他们为家乡做出贡献。

师:也就是说,即使他们漂泊异乡,故乡始终在他们的心里。正是这种刻骨的故乡情结,才使我们的中华民族不断的繁衍壮大。成为一个具有强烈(强大)凝聚力的民族。

所以故乡情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根,精神之根。那么愿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家园力都有一棵永不老去的没有年轮的树吧!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