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小学语文学习小学五年级语文辅导景阳冈课堂实录(二)

景阳冈课堂实录(二)

11-01 11:48:31 | 浏览次数: 85718 次 | 栏目:小学五年级语文辅导
标签:小学五年级语文辅导,http://www.manfen6.com 景阳冈课堂实录(二),

 

  去年冬天,《中国教师报》的记者茅卫东采访看云时,找到了看云以前教过的孩子,他们告诉记者的竟然是——

  薛老师有两大心病,是别人不能问的,一是体重多少斤,一是近视多少度。

  他们写作业的时候,薛老师就读书,读到感动的地方就到教室后面哭。

  薛老师还喜欢一边品茶一边读,学校不准老师在课堂上喝水,薛老师就拿一摞本子挡住茶壶,对他们说:“同学们,这里什么也没有,你们什么也没看见。”他们齐呼:“没看见!”

  薛老师很孝顺,每个周末都回家陪伴妈妈;薛老师从来不让儿子吃独食……

  当时的看云,大为诧异。事后她才明白过来,潜意识里,他们师生都喜欢“跑题”。

  呵呵,又说到“课”外去了。

  然而!正是这样的跑题,培植了师生之间类似亲人的感情;正是这样的“跑题”,孩子们看见了教师的另一面,更私人,也更真实的另一面——这往往是一种更强大的教育力量。

  “跑题”跑出的,是智慧和人格。它的背后,仍然是看云一贯的坚守——

  “我要尽量深的潜入生活,潜入自我,潜入学生和书籍里,让自己从最深的内殿变得丰富灵动起来——这样,跑题不跑题都会成为美丽的时刻。”

  四,“站在台上,我就是语文”

  这是我第一次面对面地听看云上课。

  《景阳冈》素朴之极,绚烂之极,令听课的老师扼腕长叹:这哪里是一日之功!这样的课,如何学得来?这节课就是看云,看云就是这节课。热闹处她大笑,惊险时她拍案,紧张时她撸起袖子,着急时她甚至跳起来,孩子们的情绪也因了台上的这个老师而时时变化着,她对整个氛围超强的感受力和把握能力是别人所无法复制的。

  然而,课上下来,看云也一下子安静下来,安静地坐在那里,微笑不语。这节课的优点在哪里,缺点在哪里,她不问。因为她知道,她的课来于她自己的思想。这与谦虚与否没有关系。好与不好,铃声响起的那一刻,她已了然于胸。

  “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看云的这句话,曾经在朋友中广为流传。如何体现新课标?如何体现阅读教学的完整流程?如何让老师听了之后有章可循?这些我们其实一直很在乎的观摩课的“规则”,在看云那里,是不存在的。

  她说,她就是要上出她自己。“在实践中学习、积累、思考——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确认相对恒定的价值追求。从容应对各种浪潮,既有所吸纳,又有所坚持。一切经过我的思考,依据我的情况,服从我的学生的发展需要,而决定扬弃取舍。”

  最重要的是——这种稳定,不是谁能给予,只能自己求得。

  我于是懂得,没有人能教会语文老师怎么上课,就像作文写的好的孩子,都不是语文老师教出来的一样。对此,看云告诉我,善变者所以善变是因为:第一,他们有变化的能力;第二,他们无所坚守。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也更深的体会到看云对我的影响。一位同事说,她们看到了我飞翔的姿态,是看云,让我的双翼更加丰满。我深以为然,也深以为幸。回想刚毕业的时候,就开始听贾志敏老师的作文课,十几年下来,名师不断,听课不止,我却始终找不到自己的课堂在哪里。

  只因为我无所坚守。

  坐在看云的课堂上,我比任何时候都明白,是那么多年寂寞的读书、思考与写作,才成就了今天的看云。因此,看云的课堂,更深的意义是唤醒。“站在台上,我就是语文”,这将是终生我孜孜以求的。什么时候,我能底气浩然的说出这句话,我的学生,就是有福的了。

  一、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武松成为英雄的原因

  师:把书合起来,我不说翻书不要翻书。齐读课题。

  生:景阳冈。

  师:发生了什么事?告诉我。

  生:武松打虎。

  师:(板书:打虎)除了打虎,还写了什么事?

  生:还写了打虎之前武松在景阳冈吃酒。

  师:也可以说喝酒,(板书喝酒)老师在中间留了一个空?还写了什么?

  生:还写了上岗。

  师:太好了,上岗。(板书上岗)店店前的旗子上写着五个字,叫什么?

  生:三碗不过冈。

  师:你想一想,酒家写这五个字的时候是什么心理?哈哈,我的酒三碗就叫你们倒掉。

  生:我觉得酒家写这五个字的时候非常自豪。

  师:你念这五个字。

  生:三碗不过岗。

  师:哎哟,谁能念出自豪?

  生:三碗不过岗。

  师:真棒!可是,武先生,武二郎喝了多少碗?

  生:十八碗。

  师:他偏偏要过岗。告诉我,除了写打虎,为什么要写喝酒,写上岗?

  生:因为课文先讲三碗不过岗,而武松喝了十八缸……

  师:(笑)太好了,喝了十八缸。(学生都跟着笑了)

  生:(接着说)武松喝了十八碗,从这里可以看出,武松打虎前喝了很多酒。

  师:喝酒和打虎有没有关系?

  生:有。(声音不是很响亮)

  师:我喝十八碗能不能打死虎?

  生:(笑)不能。

  师:你喝十八碗能不能打死虎?

  生:(笑)不能。

  师:你爸爸喝十八碗能不能打死虎?

  生:(笑)不能。

  师:那是因为他是武松。这就说明武松打虎和喝酒有很大的关系,是不是?

  生:是!(声音响亮)

  师:上岗和喝酒有没有关系?

  生:我觉得有,因为不上岗就碰不到老虎。

  师:如果呆在店里,除非老虎来找他。(众笑)也就是说,上岗也和喝酒也有关系。我们现在说的是原因,是从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说的。其实,写喝酒和上岗、打虎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性格。回忆一下课文,在喝酒那一段里,我们读到的是什么?

  生:武松。

  师:当然是武松了。

  生:是店家和武松的对话。

  师:说的真好,这是全是对话。(板书对话)再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岗那一段里,读到的是什么?

  生:是武松的心理描写。

  师:说的真棒!你们预习的太好了,我来的时候,说请这班的孩子把课文读熟了,把预习提示考虑一下。(板书心理活动)老虎来了,要吃他了,有时间想吗?有人商量吗?

  生:没有。

  师:这就只有什么了?

  生:打虎。

  师:这叫什么?

  生:动作。

  师:真棒!(板书动作)一个问题,你觉得武松是英雄吗?

  生:是。

  师:为什么说他是英雄?

  生:因为别人三碗不过岗,而他喝了十三碗,把老虎打死了。我觉得他是英雄。

  师:你说他是英雄是因为他特别能喝,而且还打死了虎,是不是?我现在拿起一把枪,“啪”一声就把老虎打死了,别看我近视,没准能练成神枪手,你说我是英雄吗?所以,我说武松不是英雄,谁来驳倒我?

  生:我说武松是英雄,是因为武松喝酒之后是赤手空拳把老虎打死了,他是借着酒劲把老虎打死的。

  师:如果我们这里有同学到少林寺练了一身好功夫,也能赤手空拳打死老虎,他是英雄吗?我就说他不是英雄。

  生:因为那只虎伤了二、三十条大汉的性命。

  师:对了,武松打虎就是为了为民除害,大白天猛虎当道,无人可以过岗。是不是?可是,我还是说武松不是英雄,他打虎的时候可没有想到,嗨,我要为民除害。(生笑)他打虎完全是自卫,他要不打死老虎,老虎就把他吃了。谁能说倒我?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师:我现在就是老虎,谁先举手就是谁先出拳,打台上的这只老虎.

  生:我觉得武松打虎完全是下意识的,一开始他不知道山上有虎,他是看了榜文才知道山上真有老虎。您说的少林寺的高手是去找虎,而武松呢,是老虎去找他,所以我觉得武松是英雄。

  师:你是说他在突发的情况下,迸发了那么大的能量,不是有准备的,更说明他厉害了。这时武松的行动全都是下意识的,“嗵嗵嗵”,就把老虎打死了。(拍拍孩子的肩膀)你说的真好。在当时的情况下,虽然他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虽然他不是为民除害,但是从客观的意义上,打死这只虎,景阳冈从此敢不敢过了?

  生:敢过了。

  师:所以,在当时他就是英雄!再问,武松致虎死命打了多少拳?

  生:五、六十拳。

  师:哇,太厉害了!老师刚才问了多少个问题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老师的问题就像命击的拳头击向了你们,有没有被击倒?我们要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下面的学习将更有挑战性。问同学们,怕不怕?

  生:不怕。

  师:我们要做的是,知道武松是什么性格,这个性格是如何推动他成为打虎英雄的。要说的是到了今天,靠铁拳打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可是我们有我们的英雄戏,我们的英雄戏就是在生活中、学习中,当困难来了,当挑战来了,我们迎上去,击败它,你就是英雄,你就是武松。大家告诉我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怕不怕?

[1] [2] [3]  下一页

TAG: 课堂  景阳冈  

《景阳冈课堂实录(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