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试卷中心语文试卷初三语文试卷语文版九年级上单元知识归纳与测试·第七单元

语文版九年级上单元知识归纳与测试·第七单元

10-20 14:11:51 | 浏览次数: 69118 次 | 栏目:初三语文试卷
标签:初中语文试卷分析,http://www.manfen6.com 语文版九年级上单元知识归纳与测试·第七单元,

★本资源为本站会员精品资源,下载阅读要求支付3个点数/篇。您可以通过上传原创资源或购买点数获得浏览本资源的权限。

★详情请阅读本站首页【站务公开】的《语文新课程资源网·用户手册》,或访问【充值中心】。

目标旨要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知识盘点

字音字形

人不知而不愠(yùn)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不亦说(yuè邑)乎 三省(xǐng)吾身 传(chuán)不习乎 诲女(rǔ)知之乎 不知为(wéi)不知 是知(zhì)也

箪(dān) 蹴(cù) 苟得(ɡǒu) 不屑(xiè)

通假字:

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由,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你。

是知也:知通“智”,聪明,智慧。

故患有所不辟: 辟通“避”,躲避。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感激。

所识穷乏者得我通与: 与通“欤”,语气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

词语解释

一词多义词

为:为宫室之美(为了,介词)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感激)

是:非独贤者有是心(此、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

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 呼尔而与之(给予)

妙句集锦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

温故而知新 ——《论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论语》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韦应物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文天祥)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 裴多菲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演练平台

一、积累和运用

1.古诗文名句默写。

(1)大漠孤烟直, 。 (王维《使至塞上》)

(2)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 (辛弃疾《破阵子》)

(4)忽如一夜春风来,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请写出古诗文中表现自然美景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6)请选择你喜爱的古诗文中的名句作为座右铭,提醒自己正确对待困境。(写出连续的两句)

2.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 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

(2)“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二、精段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分别完成文后各题。

(一)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3.文段中与“进亦忧”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退亦忧”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朗读下列句子,语意停顿明显不正确的一句是 ( )

A. 先天下之忧/而忧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D.吾/谁与归

5.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不认为物质丰富就高兴,不认为个人有所失就悲伤。

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不把事物好当作高兴的事,不把个人不顺利当作悲哀的事。

不因为物质丰富而高兴,不因为个人不顺就悲哀。

(二)

曾子①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②还,故③反为女杀彘④。”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

【注释】①曾子:曾参,孔子的弟子。②女:“汝”假借字,第二人称代词:你。③顾:回头,回来,待会儿回来。④彘(zh)猪。⑤特:只,只是,只不过。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曾子之妻之市

①第一个“之”字:____________ ②第二个“之”字:______________

7.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优秀作文欣赏

车让人,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人让车,让出一份文明;人让人,让出一份友爱。在现实生活中,这类“让”的现象实在很多。在家庭中,可以让出浓浓的亲情;在校园里,可以让出深厚的友谊;在社会上,可以让出和谐的天地……请以“让”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一种向上的姿态

“让”顾名思义,就是“退让”的意思,然而右边这个“上”却告诉我们,“让”,其实也是一种向上的姿态。

一、曲折的智慧

林语堂在《风声鹤唳》中说:“不争,乃大争;不争则天下人与之不争。”诗人流沙河还说,面对困难不要硬拼硬抢,退让几步,找出困难与困难之间的缝隙,然后迎头赶上就容易多了。

不错,“争”不如“让”,“让”不是退让,也非妥协,只是一种迈向成功的另一途径,古有退避三舍,田忌赛马,不都是退让取得成功的典范吗?他们是智慧的,这么一“让”,就让出了思考的时间,让出了回旋的余地,却在一瞬间也让出了抓住敌人劣势的机会,让出了百密一疏的破绽,立刻就看到成功的方向。

“让”,就是一种曲折的智慧,也是一种向上的智慧。有人认为他绕远路,非成功捷径,其实不然,它的目标仍是长远的,不过换了个角度。

二、一片冰心在玉壶

古有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后来又有这样的故事,两个官宦人家挨得很近,争抢土地互不相让,其中一家多占一点地方,另一家人立刻写信给远在京城的老爷,老爷来信道,不过三尺地啊!家人一听,顿时恍悟,连忙让出三尺,那家备受感动,也让出三尺,空出的地方被人称为“六尺街”。

“让”恰恰是一种美德。古谚有云: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谦让能够让原本相距遥远的心又靠得很近很近。谦让又是一种尊重,给人以阳光般温暖,雨露般滋润。“让”的美德是上了层次的,高尚的。

三、和生命等量奇观

“让”,是一种气度。

法国的两名工人陷入困境,只留有一小块仅容一人站的地方,其中一人对另一人说:“我家里还有母亲和妻儿。”另一个人说:“好的。”然后他松开手,落叶般轻轻飘向地面。

这种“让”,在我看来,是面对生死的大无畏。他把生的机会留给了别人,这当然不能说是向上的姿态,这样的奉献是极端的。然而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的气度,在自己的位置上让出应有的风采。这样的人生才是积极的。

我们要有向上的积极姿态,因此,“让”给了我们机会。

[点评]该考生也来个“说文解字”,将“让”字作了巧妙的解释,然后指出“让”是一种智慧,一种美德,一种气度。文章饶有新意,富含哲理。我看得出该考生“博闻强记”,是个喜爱读书而又善于思考的人,所以语言才这么丰富,思考才这么深邃。

练习题目

一泓山泉对岩缝中渗出的小水珠说:“常言道,滴水穿石,你也能把下面的岩石穿个洞的。”小水珠吃惊不已:“凭我,那怎么可能呢?”——株老树听到它们的对话,慈爱地对小水珠说:“孩子,别担心,你只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滴下去就行了。”小水珠将信将疑地说:“真的这样简单?那我就试一试!”
小水珠很轻松地滴着。不知过了多少年,人们惊异地发现,岩石上多了一个洞。
阅读上面的材料,选取恰当的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②题目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第七单元

1.(1)长河落日圆 (2)春蚕到死丝方尽 (3)沙场秋点兵 (4)千树万树梨花开

(5)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6)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1)桂花、(春)山(涧)、(明)月、(山)鸟(写人或夜,此题不得分);幽静(能体现“静“即可) (2)①写出了诗人闲适、安逸的情趣;②诗人的心境与环境和谐统一,营造了静谧的氛围。(答出心境、环境,意思对即可)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C 5.B 6.的 去,到 7.作任何事都要做到“诚信”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