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试卷中心语文试卷初三语文试卷语文版九年级上册单元双测·第七单元A卷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单元双测·第七单元A卷

10-20 14:11:15 | 浏览次数: 59418 次 | 栏目:初三语文试卷
标签:初中语文试卷分析,http://www.manfen6.com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单元双测·第七单元A卷,

中国语文资源网

★本资源为本站原创资源,下载阅读要求支付3个点数。您可以通过上传原创资源或购买点数获得浏览本资源的权限。

本站永久www.manfen6.com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将下面一首诗抄写在横线上。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要求:书写正确、规范、美观。4分)

2.按要求默写课文原句。(4分)

(1)士不可不弘毅,

(2)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

(3)知否?知否?

(4)青山遮不住,

3.解释旬中加点的词。(4分)

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哭矣( )

(2)觉见卧闻,俱用精神( )

(3)乡为身死而不受( )

4)策之不以其道( )

4.参照示例,根据崭给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另写一仑含这个字的成语。(4分)

示例:一箪食,一豆羹——箪食壶浆

(1)是亦不可已乎—— (2)二者不可得兼——

(3)策之不以真道一一 (4)初闻涕泪满衣裳——

5.对下面一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通篇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结合诗的内容,说说你的理解。(4分)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11分)

子日:“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子贡问日:“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子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是知也( ) (2)不耻下问( )

(3)是以谓之“文”也( ) (4) 默而识之( )

7.翻译文言语句。(2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理解填空。(3分)

(1)‘‘是以谓之‘文,也”一句中“是”具体指代的内容是

(2)根据上面所选第4则语录,写出一个四字成语

(3)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③默而识之 ④诲人不倦

⑤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上述5句中,谈论学习方法的是(填序号)

9.上面所选第1则语录,讲的是对待事物的态度。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一古训,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请简述你的理由。(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0一14题。(22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爱,今为妻妾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蹴尔而与之( )

(3)万钟于何加焉( )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12.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提出的?(2分)

13.古今中外有许多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请举出两位,并各用一句话概括其事迹。

(2分)

(1)

(2)

14.本文观点广为后人赞同,请写出与本文观点一致的两句诗。(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5—21题。(17分)

[甲]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乙]千金市骨

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近侍之臣)言于君日:“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日:“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日:“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执策而临之( ) (2)才美不外见( )

(3)君遣之( ) (4)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17.从两则短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2分)

18.文言文的标点是后人加的。有人认为《马说》最后一句的句号应改为问号,你认为有道理吗?请说出改或不改的理由。(2分)

19.“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如果让你给涓人的这个作法评分(满分为10分),你会评几分?说说你这样评分的理由。(2分)

20.“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说明“伯乐’’对发现“千里马”起着重要作用。倘若现实生活中“伯乐”就是没有发现“千里马”,那么你认为“千里马,,是否能发挥才干,崭露头角呢?(2分)

21.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一句有关人才的名言警句。(1分)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裹阳向洛阳。

这首诗曾被誉为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也”,而诗题就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安史之乱之后,杜甫饱尝漂泊之苦,如今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在外流离的杜甫可以回家乡了,一家人都很高兴,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了。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杜甫的惊喜之情,便如万斛泉源,一下子涌出胸臆,奔流直泻。后人评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可谓中的之语。

亲爱的同学,当你重读这首诗的时候,你是否也感受到了杜甫的心跳?现在,假若时间已经倒流,假若你就是当时的杜甫,请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

(1) 必须采用第一人称;

(2) 可以合理想像,补充相关人物和情景;

(3) 可以参考并运用其他资料。

第七单元A卷

一、1.书写符合要求即可。 2.(1)任重而道远 (2)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3)应是绿肥红瘦 (4)毕竟东流去 3.(1)那人(指鬼) (2)由于(3)通“向”,从前(4)正确的方法 4.示例:(1)有加无已 (2)兼收并蓄 (3)扬鞭策马 (4)感激涕零 5.言之成理即可。

二、(一)6.(1)通“智” (2)认为……可耻 (3)因为,由于 (4)它(学习所得) 7.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 8.(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择善而从 (3)③ 9.无论是哪一种回答,言之成理即可。赞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科学的老实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反对。这一古训不利于培养我们现代青少年的怀疑和探索精神。 (二)10.(1)通“避”,躲避 (2)用脚践踏 (3)好处、益处 (4)通“欤”,语气词 11.(1)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 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2)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这种本性,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3)一碗饭,一盆汤,得到它就能生存,得不到它就不能活。 12.舍生而取义;用“舍鱼而取熊掌”作比喻提出。 13.示例:(1)文天祥宁死不降元。 (2)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15.示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三)15.(1)面对 (2)通“现” (3)派遣 (4)丢弃 16.(1)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2)于是不到一年的时间,有三匹千里马来到这里。 17.要识别人才,要善待人才,要善用人才。 18.言之成理即可。 19.能自圆其说即可。 20.能与不能,言之成理即可。 21.示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