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教学案例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我们认识的数》教学案值例与反思

《我们认识的数》教学案值例与反思

10-20 15:27:16 | 浏览次数: 81718 次 |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标签:数学教学案例范文,数学教学案例分析,http://www.manfen6.com 《我们认识的数》教学案值例与反思,
  
  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感
  作者:张家港市暨阳实验小学尹亚萍
  《我们认识的数》是在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后,教材安排的一次实践活动。安排这一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用100以内的数来描述、交流生活中的事情,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运用数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许多现象,初步建立数感。下面结合自己在两个班级的教学实践,介绍其中的几个片断。
  片断一
  (呈现教材中四个小朋友用数进行描述的场景图:我班有42名同学;我家的电视机能收到36个频道;我家养了75只兔子;我们楼里住了54户人家。让学生读一读场景图中的4句话)
  师:这几句话都用到了数,如果没有这些数,你觉得怎样?
  生:就不太完整。
  生:有了这些数,就知道到底有多少了。
  师:你也能用我们认识的数来说一句话吗?
  生:我家养了3只兔子。
  生:我家的电视机能收30个频道。
  生:我们家里有3个人。
  反思
  数感的建立不是通过传授的,而是学生通过主动地观察和感知逐步形成的。教材力图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体会数的意义和数在交流的作用。但教师对这一环节的教学,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就草草收场,只是单纯地教教材,学生对数的感受是不深的。以至于学生用认识的数说一句话,只是依葫芦画瓢,未能从自身接触和经历的有关情境和实例中来体会数、表示数和交流数。
  改进教学
  (学生读教材中的4句话)
  师:这4句话中用到了哪些数?
  生:42、36、75、54。
  师:我们不用这些数,再来读一读好吗?(盖住其中的数)
  生:我班有同学;我家养了兔子;我们楼里住了人家;我家的电视机能收频道。(学生笑)
  师:你觉得怎么样?
  生:说得很不清楚。
  生:没说清楚,不具体。
  生:说得不完整。
  师:生活中的许多事都可以用数来表示。小朋友,你也能用数来说一句话吗?
  生:我家的闹钟上有12个数。
  生:我看的一本书共有56页。
  生:我妈妈买了1箱苹果,共有24个。
  生:我家住在暨阳花苑58幢。
  ……
  反思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都有不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如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在课堂上来展示、交流,需要教师的激发、引导和点拨。改进后的教学中两次不同要求的读,留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所获得的感受是不同的。尤其是第二次的读,学生享受到了数的作用,感受到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这才有了结合现实情景来描述的精彩片断。
  片断二
  (结合教材第二幅图,让学生说说自己和家人的年龄,并看图猜可能是谁)
  师:你能说说你的年龄吗?
  生:我今年8岁。
  ……
  师:知道了自己的年龄,哪个小朋友还知道家里人的年龄?
  生:我爷爷今年65岁,奶奶今年64岁。
  生:我爸爸今年37岁,妈妈今年35岁。
  师:有个小朋友叫小明,他家里有一个人今年是64岁,你能猜猜是小明的什么人?
  生:爷爷。
  师:还可能是——
  生:奶奶。
  师:想想还可能是谁?
  生:爸爸、阿姨。(有学生笑)
  反思
  教材呈现给出年龄让学生猜可能是谁的情境,一方面让学生明白年龄是用数来表示的;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人年龄是不同的。上面的教学过程,只停留在简单地让学生说年龄、猜年龄的层面,未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数感。
  改进教学
  师:你能说说你的年龄吗?
  生:我今年8岁。
  生:我今年9岁。
  师:是8岁的小朋友举手(大部分)。是9岁的小朋友举手(一小部分)。是10岁的小朋友请举手(没有)。
  师:我们小朋友的年龄一般在8岁、9岁,不超过10岁。
  师:知道了自己的年龄,哪个小朋友还知道家里人的年龄?
  生:我爷爷今年66岁,奶奶今年65岁。
  生:我爸爸今年38岁,妈妈今年35岁。
  师:小朋友了解得真多。我们人的年龄都是用数来表示的。
  师:(出示图)图上有一位小男孩叫小明,他和你们差不多大。他们家里有一人今年64岁了,你能猜猜这个人可能是谁?
  生:是他的爷爷,也可能是他的奶奶。
  师:爷爷或奶奶在家里年龄是最大的。
  反思
  这一环节的教学是层层推进的。教师逐步让学生明确:和他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的年龄一般在8岁、9岁,还不满10岁;他们父母亲的年龄一般在三十几岁;爷爷、奶奶的年龄一般在60岁左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具体的场景猜测“这个人可能是谁”,学生已有了初步经验,而不会“胡猜乱想”。
  片断三
  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内都备有水果糖、花生米、黄豆各一盆。安排的环节有抓一抓、数一数、估一估。
  教师先请各组的每个学生依次抓一把糖,数一数共有几粒,填在下表中。
  (每个学生抓一把)
  师:你来估一估大约有多少粒?
  生:20、30、8、9……
  师:请你数一数,有多少粒?
  (学生汇报,教师填表)
  师:小朋友有没有发现,一把花生米比一把糖多?
  同样,让学生抓黄豆,估一估、数一数,填表。
  反思
  这一环节的估一估,虽然并不要求学生估计得很正确,但这是学生在参照抓糖获得感受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估计。通过估计,让学生体会到一粒花生米比一颗糖要小一些,所以一把花生米要比一把糖多一些;而一粒黄豆比一颗糖要小得多,所以一把黄豆要比一把糖多得多。
  改进教学
  教师请各组的每个小朋友依次抓一把糖,数一数共有几粒,填在表中。(表格同上)
  师:一把糖大约有7、8、9粒,有没有更多的?(请几位学生说一说)
  学生一致认为:抓一把糖一般不到10粒。
  教师请一个学生上台,抓一把花生米。(不要放开手)
  师:谁来猜猜这个小朋友的手中大约有多少粒花生米?
  生:10粒、13粒、22粒……
  (师生一同数,是25粒)
  师:请猜22粒的小朋友说说,你为什么猜得那么准?
  生:因为一粒糖和3粒花生米差不多。
  生:因为一粒花生米比一颗糖小,所以一把花生米肯定要比一把糖多。
  师:刚才××估计得比较准确。现在请小朋友来试一试,你抓一把花生米,大约有多少粒?先抓一把,再猜一猜,最后数一数。
  (学生活动)
  师:请小朋友想想,如果抓一把黄豆,大概有多少粒呢?
  生:70粒、80粒、54粒、48粒。
  师:你们为什么估计这么多?
  生:因为黄豆比花生米小,所以要比花生米多。
  生:因为黄豆比糖小得多,所以一把黄豆比一把糖要多得多。
  反思
  教师安排了五个环节进行教学。⑴抓一抓:请学生抓一把糖,数数有几粒。⑵猜一猜:抓一把花生米,猜一猜大约有多少粒,再数一数进行验证。⑶比一比:你猜得怎么样?⑷想一想:为什么你猜得比较准?⑸试一试:抓一把黄豆,你能估计出大约有多少粒?五个环节以“猜”为目的,这里的“猜”,紧紧围绕糖、花生米、黄豆间的大小关系层层推进。学生在活动中反复体验,在体验中深化了认识,从而发展了数感,锻炼了思维。
  

《《我们认识的数》教学案值例与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