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课后练习高二语文课后练习2017年高二语文必修五第1单元基础测试卷(附答案)

2017年高二语文必修五第1单元基础测试卷(附答案)

02-21 17:25:06 | 浏览次数: 52918 次 | 栏目:高二语文课后练习
标签:高二语文课后练习,http://www.manfen6.com 2017年高二语文必修五第1单元基础测试卷(附答案),

  D.惠子凭借自己的智慧巧妙进谏,使魏太子没有匆忙地安葬先王,同时又向天下人宣扬了周文王的大义,实在是不小的功德。

  解析:后半句是惠子劝谏太子的话,并不是文王的看法。

  答案:C

  7.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为人子,而以民劳与官费用之故,而不行先王之丧,不义也。(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做儿子的因为人民困苦、国家开支不足的缘故,就不举行先王的丧礼,这不合礼法。

  (2)先王一定想稍微待一会,想亲近国家,安慰人民,所以才要老天下大雪。

  参考译文:

  魏惠王死,安葬期已定,却逢天下大雪,积雪数尺,破坏了城郭,将要准备修栈道去下葬。大臣中很多人规劝太子,说:“雪这么大,却举行丧礼,人民会感到很困苦的,国家的开支恐怕也不足,请求改期安葬。”太子说:“做儿子的因为人民困苦、国家开支不足的缘故,就不举行先王的丧礼,这不合礼法。你们不要再说了。”

  群臣都不敢说了,就把这件事告诉给犀首。犀首说:“我没有什么说的,对这事大概只有惠公可以吧!请去告诉惠公。”

  惠公说:“好吧。”便驾车去见太子,说:“葬期已定了么?”太子说:“是的。”惠公说:“从前周王季历葬在楚山脚下,漏流的水冲坏了墓穴,棺木的前头也露出来了。文王说:‘唉!先君一定是想见一见群臣、百姓吧,所以让水流了出来。’于是他把先王的棺木挖出来,在朝堂上给它搭起灵棚,让大臣朝拜,百姓也都来拜见,三天以后改葬。这是文王的礼仪啊。现在葬期已定,雪下得很大,有好几尺深,很难举行葬礼,太子因为要及时下葬,不顾困难,这岂不是稍嫌急躁了吗?希望太子改期。先王一定想稍微待一会,想亲近国家,安慰人民,所以才要老天下大雪。就改变葬期吧,这是文王的礼仪。如果这样还不去做,或者是以效法文王为羞耻吗?”太子说:“太好了。那就延缓葬期,另选时间吧。”

  惠子不仅实行了他的主张,还让魏太子没有(匆忙)安葬他的先王,而且又阐述了文王的礼仪。向天下宣扬、阐述文王的礼仪,难道是小事吗?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观祈雨

  李 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8.诗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在困苦之中,而剥削阶级(富人)却不顾人民的死活独自享乐的不公平的社会现实,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②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剥削阶级的不满。

  9.这首诗在内容表达上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的内容作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鲜明的对比,如诗中干旱严重、百姓在焦急地祈雨与富人们沉醉于欣赏歌舞而生怕下雨形成鲜明对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落而石出者。(欧阳修《醉翁亭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3)____________,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答案:(1)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

  (2)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3)辛苦遭逢起一经 身世浮沉雨打萍

  乙 选考题

  请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寒夜里的温暖

  周建

  晚上,天很冷,呵口气都能结成冰,路上冷冷清清的,行人可能都躲到被窝里了,连车子都很少。从老家回小县城 的时候天已经很晚了,我的车开得飞快,一路上,贼亮的灯光愈发冰冷,孤独得很,开足了暖气的车厢内显得很温暖。偶有三三两两的人在寒风中招手拦车,我也懒得理会他们。

  快要到县城的时候,我有意放慢了车速。突然,路边的一个加油站旁,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子向我扬手招车,他身边的硕大红色旅行包显得有点耀眼沉重。

  带,还是不带?我稍作犹豫,还是停下了车,心想一个孩子,比我儿子大不了几岁,在这寒冷的夜晚,在这凛冽的寒风中守候,该是多么辛苦!

  孩子飞奔过来,赶到车旁,伸手就拉开了车门,有点俗套有点狡黠地问:“到涟水县城,多少钱?”欣喜而雪亮的眼光有着掩饰不住的稚气,开口露出的嫩玉米粒般的牙齿告诉我——他真的是个孩子!

  “快点,快点上来!”因为赶路,我有点着急,心想这么冷的天,一个孩子家,难道没钱就不赶路吗?

  男孩略作犹豫,上了车,打开了车窗,还是忍不住问我:“到涟水多少钱?”

  我看见他打开了车窗,觉得很奇怪,不解地问:“打开车窗干嘛?”

  “抽烟!”

  “什么?我不抽烟!”我不仅自己不抽烟,而且对别人抽烟也很反感。

  “我自己抽。”

  我对他的态度由同情转为厌烦了,心里对停车带他也有些后悔。男孩可能感觉出了我的厌烦,只有服从地扔掉正燃着的香烟,关好车窗,但还是忍不住地问我:“师傅,到涟水多少钱?”

  我说:“不要你的钱,小孩子,没必要的。”车子的引擎声很大,我说话的声音也很大,语气带着明显的反感。借着灯光,我看到了男孩的诧异稚气的脸上满是疑惑。

  尽管我说不要,男孩还是摸出几枚硬币,放在驾驶台上。我听见了硬币清脆的撞击声,心里感到了自己的态度很不友好,不觉有点不好意思,见他这样,立即劝他:“赶快收起,说不要就不要的!”

  男孩这才相信我说的“不要钱”是真的,稚嫩的小手又把驾驶台上的硬币收回,摸摸索索的。摸了好几遍,才摸到,攥在手里,对我的态度明显友好,称呼也由“师傅”改成了“叔叔”。

  车子里暖和和的,两个人的话也渐渐融洽起来。我从男孩的嘴里得知他是外出做油漆徒工的,他到县城的中心去,还有几个同伴在一家旅社等他。

  看到男孩小小年纪就外出打工,我觉得他真不容易,心里对自己刚才的态度后悔。一路上,我们说了很多,我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语调里充满了关切,但绝没有居高临下的意思;而他,则成了机灵乖巧的孩子,说什么都认真听着。我叫他要有爱心,关心他人。没读什么书不要紧,但要听师傅的话,好好工作,学手艺要下工夫。他听了以后点头称是,吃吃地发笑。

  路途很短,县城很快就到了,而我们的谈兴正浓,我执意要送他到目的地,但他坚决地谢绝了。下车时,他还向我要电话号码,夸奖我 人很好,还说有事会联系我的。不知道为什么,我倒有点喜欢有点心疼这个孩子。于是,我把手机号码告诉了他。

  男孩一下车,就被昏黄的灯光淹没了,消失在寒冷的茫茫的黑夜里。我望着车窗外发呆,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到家后,我看到了手机上的一条短信:叔叔,明天请你将车后座的红包送到那个加油站后第二家,我不该拿人家的东西。我这才想起,男孩并没有带走那个红色的旅行包。我耸耸肩膀,摇了摇头,自个儿轻松地笑了。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在寒冷的夜里,“我”让一个跟自己儿子差不多大的男孩子上车,表明了“我”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也表现了“我”非常爱自己的儿子。

  B.“我”对这个男孩的态度由同情转为厌烦,是因为这个男孩这么小的年龄就吸烟,“我”对此感到很反感。

  C.男孩诧异稚气的脸上满是疑惑,是因为他在想自己偷东西的事情有可能被发现了,感到很害怕。

  D.小男孩对“我”的称呼由“师傅”改成了“叔叔”,表明了这个孩子并不稚嫩,而是一个精于世故的人。

  E.到了县城,“我”执意要送他到目的地,但他坚决地谢绝,是怕“我”知道他的地址,趁机勒索他,表明这个孩子很有戒心。

  (2)第一段中描写了两种不同的环境,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男孩屡次问“到涟水多少钱”,这表明了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6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 高二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