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课后练习初三语文课后练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同步练习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同步练习

11-01 12:35:42 | 浏览次数: 69018 次 | 栏目: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标签:初三语文课后练习,http://www.manfen6.com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同步练习,
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⑴汲取(   ) ⑵推敲(   ) ⑶恭喜(   ) ⑷对称(   )

   ⑸模式(   ) ⑹放弃(   ) ⑺渊博(   ) ⑻创意(   )

  2、按拼音填写汉字。

   ⑴根深dì(   )固  ⑵孜孜不juàn(   )  ⑶持之以hénɡ(   )

   ⑷qiè(   )而不舍  ⑸不言而yù(   )  ⑹轻而yì(   )举

   ⑺一shì(   )无成   ⑻自言自yǔ(   )

  3、辨析近义词,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横线上。

   ⑴ 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________(丢弃 放弃 抛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⑵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________(获取 获得 汲取 吸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⑶ 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________(探索 探求 探究 探讨)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⑷ 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________(缺少 缺乏 缺欠)创造力的区别呢?

  4、仿照例句,再写出三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是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

    语文是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

    语文是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

  5、简答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空袋子难以直立。”

   ⑴ 这句名言不仅说明了一种生活现象,更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请说出这个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请举出一个能证明这个道理的事实论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阅读下边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①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②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③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④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⑤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6、第①段在选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依据之一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选文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有创造性的人”。一句中,“这些”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你认为自己是否拥有创造力?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等学问

  ①什么是第一等学问?北宋哲学家程颐认为:“遇到事情肯替别人着想,这是第一等学问。”这句很朴素的语言,不仅通俗地道出了深邃的哲理,而且点出了做人的第一要素。

  ②遇事肯替别人着想,不单是一种博爱,更是一种境界。那些功利主义者,世俗之人,凡夫俗子是绝对做不到的,只有那些超尘拔俗,心慈好善,像白求恩、焦裕禄、孔繁森那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事当前先替别人打算的人才真正算是掌握了程颐所讲的第一等学问。

  ③当然这第一等的学问绝非只是高人雅士们的专利,只要具有一颗仁厚之心,一颗在为自己着想的同时,也为他人想一想的平常心,无名小卒,平头百姓也同样可以学得。学会辩证看问题,你就会发现,你为别人着想,别人同样也会为你着想。常言所说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讲的就是这个理儿。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走路?”那盲人满心欢喜地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给自己照路,而是提供别人光明,帮助别人。如此一来,别人也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自己。”我们且不急于给这位盲人戴上顶高尚之人的高帽子,但他确实称得上是有思想、懂得人生哲理的人。

  ④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无论如何也离不开别人帮助,这一点不要说人类,就是在动物界也是如此。达尔文经多年的研究发现,动物界也有同类互助的表现。如果说同类互助是人性中最原始的本性,那么为别人着想则是人类经历磨难,抗争自然,战胜自身的美好品德的升华。你为别人着想或许并不希冀得到等价的回报,然而使你料想不到的是越是这样恰恰越得到了回报。慷慨无私地为人着想,就像播种,总能看到收获,尽管这种收获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间接的,但有良心重情义的受益者终究会把爱的种子珍藏于心,直到永远。

               (山西省2002年中考试题)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②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围绕中心句采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用盲人的故事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写出一句与“助人”有关的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15、阅读下边材料,按要求作文。

  习惯成自然,习惯有好习惯坏习惯之分,好习惯使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却会让人坠入深渊。

  请以“习惯”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一、1、⑴jí  ⑵qiāo  ⑶ɡōnɡ  ⑷chèn ⑸mó ⑹qì  ⑺yuān bó  ⑻chuànɡ

  2、⑴蒂⑵倦 ⑶恒 ⑷锲 ⑸喻 ⑹易 ⑺事 ⑻语

  3、⑴放弃⑵汲取 ⑶探求 ⑷缺乏

  4、此题答案不惟一。示例:色彩缤纷的花园 流连忘返 意境深远的油画 惊叹不已 旋律优美的音乐 听之动容

  5、⑴一个人要自强自立,必须有丰富的知识。(意思对即可) ⑵此题为开放性试题,例子能说明观点即可,正面反面都行。

二、㈠6、引起下文。

  7、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8、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9、“经常保持好奇心……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10、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惟一。

㈡ 11、遇到事情肯替别人着想,这是第一等学问(或“做人最重要的是要学会遇事肯为别人着想”)

  12、遇到事情肯替别人着想,不单是一种博爱,更是一种境界 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13、遇事能替别人着想这一学问平头百姓也能做(或“你为别人着想,别人同样也为你着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1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示例:辛苦我一个,幸福千万人。

三、15、略

TAG: 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