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小学语文学习小学六年级语文辅导《一夜的工作》教学案例评析

《一夜的工作》教学案例评析

11-01 11:49:12 | 浏览次数: 21718 次 | 栏目:小学六年级语文辅导
标签:小学六年级语文辅导,http://www.manfen6.com 《一夜的工作》教学案例评析,

   ⑶ 师:你从哪些地方读懂了总理的生活简朴?

     生:“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象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师:关于花生米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去掉好象读一读。

     生:从前文“两杯茶”和后文“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来理解,我知道了花生米已增加了,可见平时更少。

     师:繁忙的工作后,仅仅是一杯清茶提神、几颗花生米充饥,古今中外,谁见过这样的总理?我们工作了整整一夜的总理,夜宵却那么简单、那么平常,总理多么简朴、多么劳苦啊!

     (点评:这一步阅读活动设计十分具体,既有研读方法,又有指导要点。这样学生在研读交流中,就能深刻地领悟周总理工作的劳苦和生活简朴的高贵品质,并较好地受到了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

  2、朗读悟真情:

   ⑴ 看到这样的总理,此时此刻,作者最想说的是什么?

   ⑵ 自由读,想一想: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⑶ 结合汇报,指导朗读:

     “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和两次写“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看出作者心情非常激动。

     “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和“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两句集中体现了作者的自豪。从总理身上,作者看到了中国的希望,想象到了新中国美好的未来,因此他无比自豪地说,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和“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等句,表现了作者周总理由衷的敬佩。

   ⑷ 朗读,练习把体会到的读出来。

   ⑸ 学生谈自己的感想:

     一滴水,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让我们领略到总理伟大的人格魅力。周恩来,这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已深深印在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心中。他的博学、儒雅、智慧、廉洁、勤政,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爱戴。

  (点评: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学生面对情感丰富的教师,身处充满激情的氛围,获得了情融融、意切切的心灵感受。)


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关爱总理的角度劝说总理

  1、作者就是这样用朴实的语言,抓住总理一夜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向我们展示他平凡而又伟大的形象。他工作是那么劳苦,生活是那么简朴,这样的好总理,怎能不令人敬佩呢?可是,总理也是一位需要关心需要体贴的人哪!(教师用课件出示总理工作的图片)我们就要离开总理的办公室了,此时此刻,你想对总理说些什么呢?愿意劝一劝总理,让他工作轻松一些,生活舒适一些吗?

    在学生“劝说”的过程中,教师相机出示总理一天工作的时间表,引导学生理解总理不是不想休息,而是工作太忙了。

    (点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这里设计“学生从关爱总理的角度劝说总理”,使学生懂得:在我们的社会大家庭里,不仅要学会关爱自己,还要学会关爱他人。这就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的体现。)

  2、播放录像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总理一心为国为民的高尚品质:

    同学们劝得好,把我也打动了,我感受到了你们对总理的那份情意。其实很多人都劝过总理,毛主席劝过,工作人员劝过,连外国友人都劝过,但他都没有接受。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样想的呢?让我们从关于周总理的一组镜头中找找答案吧(播放课件)──

    提问:这就是我们的周总理,一位什么样的总理?

    可以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是的,他的劳苦,他的简朴,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

    板书:

 
  为国为民  

  (点评:播放录像,多渠道感悟总理的伟大人格,认识他平凡而又伟大的形象。)


五、指导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学生自由诵读。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作者为新中国有这样的好总理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学生放声齐读或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表达自己的情感。

  (点评:这里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和理解。)


六、作业超市,实现拓展

  从下面选取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展活动:

  1、写一首献给周总理的小诗,读给别人听听。

  2、搜集资料,办一份关于周总理的手抄报或电子版报。

  3、举办关于周总理的故事会。可以自由组合,设计其他的活动方式。

  (点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作业超市”一节,老师列出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一种开展活动,这既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又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上一页  [1] [2] 

TAG: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