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试卷中心语文试卷高中语文试卷新课标必修一语文同步测试·第一单元

新课标必修一语文同步测试·第一单元

10-20 14:22:19 | 浏览次数: 39318 次 | 栏目:高中语文试卷
标签:初中语文试卷分析,http://www.manfen6.com 新课标必修一语文同步测试·第一单元,
语文新课程资源网·高中专区——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粤教版、鲁教版的资源仓库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60分,第Ⅱ卷90分,共150分(作文50分,其余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第I卷(60分)一、(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百舸(gě) 寂寥(liào) 彷(páng)徨 惆怅(chàng) B.方遒(qiú) 颓圮(pǐ) 瓦菲(fēi) 青荇(xìng) C.浪遏(è) 浮藻(zǎo) 长篙(gāo) 漫溯(shuò) D.虔(qiān)诚 忸怩(ní) 深邃(suì) 团箕(qí)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夙愿 纷繁芜杂 呕歌 音容笑貌 B.跫音 感人肺俯 火钵 张灯结采 C.太息 乌蒙磅薄 彳亍 白浪涛天 D.寥廓 峥嵘岁月 琼葩 潺潺涓涓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阅读下面的诗词,说说“丁香”在这里被赋予了什么含义? B.他勇敢坦直地声言:“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 C.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相像、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 D.如何理解《风雨》中“风雨”的含义?诗中几个比喻用得好在哪里?4.下列句子力口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班级的一些规章制度都应该固定下来,不能翻云覆雨,叫人难以捉摸。当然也不是说一切都要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B.3年前那个淘气顽皮的小姑娘,如今却以全省理科状元的成绩进入我国第一大学府,真是不堪设想。 C.假如不愿走向深渊,就让我们走向广阔;假如不愿坐享其成,就让我们勤勉奋斗。 D.月明星稀,鸦雀无声,院子外的一只不知名的鸟,被明亮的月光惊醒,扑啦啦扇动着翅膀绕树盘旋。5.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 ①独立寒秋,湘江北去。(离开) ②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水深而清) ③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水清而浅) ④携来百侣曾游。(携:带,拉着;来,助词) ⑤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山势高峻) ⑥粪土当年万户侯。(以……为粪土)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②④⑥6.下列两句话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两句应当是 ( ) ①鉴赏诗歌,正是要通过语言媒介,去 。 ②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是大自然的朋友,我国唐代有山水、边塞诗派,英国有“湖畔派”,山川风物给他们灵感, 。 ①a.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b.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 ②a.他们从春花秋月中寻求寄托。b.春花秋月给他们以寄托。 A.aa B.ab C.ba D.bb7.下列关于新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新诗是1919年“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体诗,它是现代诗歌的主流。 B.新诗语言采用白话,打破了格律诗的束缚,形式上比较自由。 C.有的新诗比较自由,无论篇幅的大小,句子的长短,还是平仄、押韵都不拘一格,甚至不用标点。 D.诗段、诗行、节拍、韵脚,一定服从旧体诗格律的要求,是讲究格律的新诗的基本特点。 阅读《再别康桥》,完成8—10题。再 别 康 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萧;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8.选出下列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全诗四行一节,诗行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字数基本为六、七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一韵,呈现出明显的旋律感。 B.“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铿锵的节奏。 C.诗的第一节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 D. 诗的第二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9.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B.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表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托出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C.第二节,写出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的眷恋和感伤 D.诗的第三节写康河中的水草可爱的情态,而“甘心”二字又写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10.对诗句内容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第四节中“那榆阴下的一潭”指拜伦潭,那里榆阴蔽日,非常清凉。此时的诗人浮想联翩,想到了过去在此读书的美好情景。 B.诗人把潭水比作天上被揉碎了的彩虹,与浮在潭面上的水藻相杂,沉淀在潭水的深处,幽幽的,醇醇的,如梦一般。 C.第五节诗人面对美景又勾起了美好的回忆;当年自己曾“撑一支长篙”在河上泛舟;曾“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何等的愉快! D.第六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想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情绪低落下来。往日欢愉的康桥,今晚也沉默了,一切的一切都为诗人的离去而沉默了。“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将诗人静思默想的心境推向了极致。二、(9分,每小题3分)鉴赏下列两首诗,完成11—12题。题乌江亭杜 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11.下列对诗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胜败兵家事不期”,“事不期”是说胜败之事,不能预料。 B.“包羞忍耻是男儿”,是说项羽遭挫折不灰心,是真正男儿。 C.“卷土重来未可知”,是说如若重振旗鼓,是大有可为的。 D.“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是说人要有骨气,不管是活着还是死去,都要顶天立地。12.对两首诗的鉴赏,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 ) A.杜牧诗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对项羽的自刎持否定态度。 B.杜牧诗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对项羽的自刎持肯定态度。 C.李清照充分肯定项羽的英雄气节,赞扬项羽的高风亮节。 D.李清照诗与杜牧诗,对项羽的看法是迥然不同的,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作者的态度。13.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欢 乐何其芳 告诉我,欢乐是什么颜色?像白鸽的羽翅?鹦鹉的红嘴? 欢乐是什么声音?像一声芦笛? 还是从簌簌的松声到潺潺的流水? 是不是可握住的,如温情的手? 可看见的,如亮着爱怜的眼光?会不会使心灵微微地颤抖,或者静静地流泪,如同悲伤? 欢乐是怎样来的?从什么地方?萤火虫一样飞在朦胧的树荫?香气一样散自蔷薇的花瓣上?它来时脚上响不响着铃声? 对于欢乐我的心是盲人的目 但它是不是可爱的,如我的忧郁? A.这是一首柔美的小诗,其最大特色是:诗人用通感的手法,借助各种感官知觉,以具体的比喻意象,呈现了自己对欢乐这一高度抽象情感的层层体验。 B.第一节,诗人借助听觉和色彩视觉,将欢乐的深层美及其深层体验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欢乐是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轻松明丽的一种心象景观。第二节,诗人则调用触觉和视觉,敏锐地抓住欢乐沁人心脾、暖人身心地表层审美特质及其体验。欢乐是一份能够使心灵“微微颤抖”的慰藉、关怀和呵护。 C.第三节,诗人将动态的视觉、嗅觉和听觉,交替使用,勾勒了欢乐如水中花、雾中月的飘忽不定,倏忽即逝和清香郁沽的美及其与人若即若离的距离和关系。 D.诗人把自己从欢乐的沉思冥想中突然拉回铁一般冷酷的现实,这陡然而转的笔锋,暗示了现实中没有乐土以及诗人内心的忧郁,孤独和彷徨。三、(21分,每小题3分)阅读毛泽东的一首律诗,完成14—15题。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14.对这首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钟山”指南京城东的紫金山,这里代指南京。“苍黄”本指青色和黄色,古人有“苍黄反复”之语,引申为巨变。 B.“虎踞龙盘”来源于诸葛亮的“钟阜龙盘,石城虎踞”,这里比喻南京的险要、雄伟。 C.“霸王”指西楚霸王项羽。秦汉之交,项羽为博取仁义的空名,在鸿门宴上曾放走刘邦,自己圾终兵败,自刎乌江。 D.“沧桑”原意为沧海桑田,意即桑田变为沧海,比喻发展变化之大,发展内容广阔无限。15.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项是 ( ) A.颔联抚今追昔,实质上是说黑暗耻辱已经过去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到来,可谓欢欣鼓舞,豪情满怀。 B.诗中借用“霸王”的典故意在申明立场:绝不沽取什么虚名,不能使全国的解放半途而废.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C.“天若有情天亦老”是借用唐代诗人李贺的句子,是说大自然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那么“人间”的发展也要合乎社会发展的规律。 D.这篇诗作与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那篇新闻,写作事件相同,写作时间相同,都展示了我人民解放军空前的巨大胜利。16.对下面一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菩萨蛮 黄鹤楼毛泽东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镇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注]九派:水的支流叫派。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叫九派。A. 作者在上阕从茫茫奔腾的大江,写到了贯串南北的铁路。由西到东,由南到北,气象雄伟,B. “烟雨莽苍苍”给眼前的景象布上了一层朦胧的诗意,使词的意境显得幽深、耐人寻味。C. 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生情,最后以乐观高昂的情调收束。D. 词中“酹滔滔”来自苏轼“一尊还酹江月”,苏轼“酹江月”是凭吊“千古风流人物”,诗人这里“酹滔滔”也是来凭吊古人。17.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我 爱 这 土 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 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 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18.对下面诗歌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载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 A.诗成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从压抑中释放出来的热情化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B.诗中的“我”是冲破樊篱挺然而现的真理,是振兴祖国的不可遏止的活力,是可望更可及的理想。 C.含蓄而深刻的诗句——“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这是女诗人的自况,她把个人所受的压抑如蛛丝一样轻轻地抹去。 D.“雪白的起跑线”,使我们看到亿万建设者奋力竞先的雄伟场面;“绯红的黎明”,使我们坚信祖国的前程必将辉煌灿烂。 19.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春穆 旦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A.“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这里运用比喻的方法,把小草的欲望即洋溢着的春意写成一片绿色的火焰,并运用拟人的方法写出小草勃勃的生机。 B.“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这里运用倒装的句式说春来了,带来万物苏醒,一个“伸”字,形象地说尽了花朵无穷的欢乐。 C.“你们被点燃”以下三行诗写“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从压抑到释放过程的情景,展示了青春在灵魂深处的跃动与诱惑,使人们更感受到春的撼动力量。 D.这首诗第一节主要写客观的春意,第二节主要写主观的感受,全诗将官能的感知与理性的思维交织成为生命的交响乐章,使人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美。20.对下面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中 国 的 土 地刘湛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鹃花嫣红姹紫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爱抚着砂粒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是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以绽开复兴的契机 (选自《无题抒情诗》,重庆出版社1986年版) A.这首诗歌颂中国这块神奇土地的秀美山川和既敦厚善良又顽强勇敢的人民,由物及人,又借物写人,结构完整,艺术天成。 B.第一节中杜鹃花、神女峰、冻土层、椰子林,看似写实,实为写意,既写出了祖国山川的广袤壮丽,物产丰饶,又写出了中华古老文化的神奇美丽和历史悠久。 C.第二节写人,由外貌写到性格,再写到内心的精神状态。层次井然有序,思想逐步加深,表现了饱经风雨洗礼的中国人民已经摆脱了幼稚和愚昧,走向了改革开放,祖国正走向复兴与昌盛。 D.这首诗运用了拟人、比喻和象征的艺术手法,创造出了典型新颖的意象。如“神女峰的叹息”是拟人,“微风下的湖水”是比喻,“挂霜的葡萄”成熟的硬核”则象征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成就巨大,到了秋季收获累累硕果的黄金季节。第Ⅱ卷(共90分)四、(20分)阅读下文,完成21—27题。飞我从昆明到重庆是飞的。人们总羡慕海阔天空,以为一片茫茫,无边无界,必大有可观。 因此以为坐海船坐飞机是“不亦快哉!”其实也未必然。晕船晕机之苦且不谈,就是不晕的人或不晕的时候,所见虽大,也未必可观。海洋上见的往往只是一片汪洋,水,水,水。当然有浪,但是浪小了无可看,大了无法看——那时得躲进舱里去。船上看浪,远不如岸上,更不如高处。海洋里看浪,也不如江湖里。海洋里只是水,只是浪,显不出那大气力。江湖里有的是遮遮碍碍的,山哪,城哪,什么的,倒容易见出一股劲儿。“江间波浪兼天涌”,为的是巫峡勒住了江水;“波撼岳阳城”,得有那岳阳城,并且得在那岳阳城楼上看。 不错,海洋里可以看日出和日落,但是得有运气。日出和日落全靠云霞烘托才有意思。不然,一轮呆呆的日头简直是个大傻瓜!云霞烘托虽也常有,但往往淡淡的,懒懒的,那还是没意思。得浓,得变,一眨眼一个花样,层出不穷,才有看头。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平生只见过两回美丽的落日,都在陆上,不在水里。水里看见的,日出也罢,日落也罢,只是些傻瓜而已。这种奇观若是有意为之,大概白费气力居多。有一次大家在衡山上看日出,起了个大清早等着。出来了,出来了,有些人跳着嚷着。那时一丝云彩没有,日光直射,教人睁不开眼,不知那些人看到了些什么,那么跳跳嚷嚷的。许是在自己催眠吧。自然,海洋上也有荚丽的日落和日出,见于记载的也有。但是得有运气,而有运气的并不多。 赞叹海的文学,描摹海的艺术,创作者似乎是在船里的少,在岸上的多。海大大大单调,真正伟大的作家也许可以单刀直入,一般离了岸却掉不出枪花束,像变戏法的离开道具一样。这些文学和艺术引起未曾航海的人许多幻想,也给予已经航海的人许多失望。天空跟海一样,也大也单调。日月星云霞,文学和艺术似乎不少,都是下之观上,说到整个天空的却不多。星空、夜空还见点儿,昼空除了“青天”“明蓝的晴天”或“阴沉沉的天”一类词儿之外,好像再没有什么说的。但是初次坐飞机的人虽无多少文学艺术的背景帮助他的想象,却总还有那“天高任鸟飞”的想象,加上别人的经验,上之视下,似乎不只是苍苍而已,也有那翻腾的云海,也有那平铺的锦绣。这就够揣摩的。 但是坐过飞机的人觉得也不过如此。云海飘飘拂拂地弥漫了上下四方,的确奇。可是高山上就可以看见;那可以是云海外看云海,似乎比飞机上云海中看云海还清彻些。苏东坡说得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飞机上看云,有时却只像一堆堆破碎的石头,虽然也算得天上人间,可是我们还是愿看流云和停云,不愿看那死云,那荒原上的乱石堆。至于锦绣平铺,大概是有的,我却还未眼见。我只见那“亚洲第一大水扬子江”可怜得像条臭水沟似的。城市像地图模型,房屋像儿童玩具,也多少给人滑稽感。自己倒并不觉得怎样藐小,却只不明白自己是什么玩意儿。假如在海船里有时会觉得自己是傻子,在飞机上有时便会觉得自己是丑角吧。然而飞机快是真的,两点半钟,到重庆了,这倒真是个“不亦快哉”!21.在“当然有浪”一语前面省去了通常可以体会到的“海上不是有浪吗?”一句问话,意思是有了浪该可观了。在文中再找出一处和这句同样处理的文字,抄在下面。(3分)22.“江湖里有的是遮遮碍碍的,山哪,城哪,什么的……”写出文中与“山哪”“城哪”相照应的语句。(4分) 与“山哪”相照应的是 。 与“城哪”相照应的是 。23.用一个句子概括出作者所说的日出、日落“有意思”“有看头”的条件。(3分)24.“坐过飞机的人”是指(2分) ( ) A.所有坐过飞机的人。D.作者自己以及那些在飞机上没有见过什么奇观的人。 C.作者之外的那些在飞机上没有见过什么奇观的人。D.作者自己。25.“也多少给人滑稽感”中的“也”字表示的意思是(2分) ( ) A.强调 D.委婉 C.转折 D.同样26.文中说“觉得自己是傻子”“丑角”,是因为(3分) ( ) A.隔绝了世上的一切,而跑到又大又单调的海上去,不免有点傻,眼前的景物都有了滑稽感,也就觉得自己是“丑角”了。 B.在人世间括得不满意,躲到海上、天空,仍是不满意。此中寄托了一种人生感慨。 C.体会不出文学家、艺术家所描摹赞叹的海阔天空之,美,以此自嘲。 D.轻信人言,以为海上,天空有多少可观,而实际不然,有一种被人捉弄的感觉,以此来表示自己的不满。27.文章前半部分谈海上,后半部分谈天空,二者笔墨相当。对这种写法的合理解释是(3分) ( ) A.二者是并列的,在文中同等重要。 B.天空是主,海上是宾,教人从海上推见天空。 C.二者构成递进关系,以海上衬托天空,显得天空更无可观。D.这种写法喧宾夺主,是处置不当五、(12分)28.徐志摩, 主要成员之一。他的诗、散文以及艺术观受英国浪漫主义影响较深,注重意境创造与音律和谐。著有诗集《志摩的诗》《 》《 》等,代表作《再别康桥》。(3分)29.戴望舒, 代诗人。浙江杭县人。有诗集:《我底记忆》、《 》、《 》。短诗:《雨巷》。他是我国三十年代现代派诗人。诗风低回婉转,情意深长,追求意象的朦胧,艺术感染力很强。 (3分)30.艾青,现代诗人,原名 ,浙江金华人,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联盟”,同年被捕。1936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 》,其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之作,抗日战争期间,写了长诗《 》、《火把》。解放后又写了《在浪尖上》、《光明的赞歌》等。(3分)31.默写。(3分)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 ; , 。 , ,粪土当年万户侯。六(8分)32.下面这段文字,在字、词语、语法方面都有一些毛病,请指出并改正4处。(4分) 这些年,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很快,但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是擢发难数的。许多国外的旅游者到中国来,对居住条件要求并不高,只有服务水平高他们才满意。他们来,希望领会的是我们这个古老国家的文明、情调,甚至希望好奇地住一住北京的四合院、东北的热火炕……而我们一些从事旅游业的同志却总认为这些太“土”,不够品位,蹬不了大雅之堂。他们不了解中国的某些“土”在外国人眼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