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试卷中心语文试卷初二语文试卷17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习题集【原创】

17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习题集【原创】

12-13 02:47:10 | 浏览次数: 34918 次 | 栏目:初二语文试卷
标签:初中语文试卷分析,http://www.manfen6.com 17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习题集【原创】,

www.manfen6.com——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的资源仓库

A 基础储备卷

时间(30分钟) 分值(50分)

1.给加点字注音。(4分)

灼( )伤 花萼( ) 分泌( ) 花卉( )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9分)

不可明状(  ) 别出新裁(  ) 永往直前(  )

声色俱利(  ) 大声急呼(  ) 谈笑风声(  )

阴谋鬼计(  ) 席以为常(  ) 静影沉壁(  )

3.填空。(4分)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作者是著名科普作家 ,文体是

4.老师口述了一道数学题:“15—32=?”。小聪的答案是144,小明的答案是6。请根据小明的理解,把这道题用文字简明地表达出来。(不超过15个字)(5分)

5.问题探究。

课文的标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个设问句,它对全文而言有三个方面的表达作用。请试着列举其中的两个方面。(5分)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②还有它生理上的需要。③光波长短不同,产生热效应也不同:红、橙、黄光波长,热效应大;蓝、紫光波短,热效应小。④花的组织,尤其是花瓣,一般都比较柔嫩。⑤野生状态中,在阳光强烈的地方,红、橙、黄花反射了热效应大的长光波,不致引起灼伤,有保护的作用。⑥在树林下、草丛间阳光弱的地方,蓝花反射短光波,吸收微弱的热效应大的长光波,对它的生理作用有利。

6.联系上下文,指出加点的“它”指代什么。(8分)

⑴第②句中的“它”:

⑵第⑥句中的“它”:

7.从这段文字的内容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红”是指“红色”,还是指“多彩”?为什么?(5分)

8.上文第③句指出红光波“热效应大”,第⑤句说明红花“反射”热效应大的长光波以保护自己,但第⑥句却说蓝花“吸收”“热效应大的长光波”对它的生理作用有利。这样写前后是否矛盾?说说你的看法。(根据有关的限制性词语来回答)(5分)

9.分析上述文字的层次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并列 B.正反对比 C.逐层推进 D.先总说后分说

B 综合提升卷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1.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4分)

(1)同学们现在正紧张地备战中考,对其它事无xiá 顾及。

(2)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biàn 的神气。

(3)桥在河上,位置较低,揆 情度理,不可能使人产生月亮从那个方向落下去了的印象。

(4)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犯下的种种惨绝人寰 的暴行,已永远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2.修改病句。(4分)

(1)这次回母校,我又听到了许多张老师的先进事迹。

(2)不管外边下起了暴雨,但是他们还是按照约定一起去新华书店了。

3.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5分)

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②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

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④不论是红花还是红叶,它们的细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

⑤细胞液是碱性时,花青素呈蓝色,碱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便是。

⑥当细胞液是酸性时,花青素呈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

⑦而当细胞液是中性时,则呈紫色。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③④⑥⑤⑦②

C.①④⑤⑥⑦②③ D.①⑤⑥④③⑦②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指纹的奥秘

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指纹就是表皮上凸起的纹线。A. 人的遗传特性,B. 指纹人人皆有,C. 各不相同。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有同心圆或螺旋形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旋涡的,叫斗形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型纹;有的绞像弓一样,叫弓型纹。据说,全世界50多亿人,还没有发现有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呢。

正因为指纹的这一特征,它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在古代,人们把指纹当作“图章”,印在公文上。据说,在一百多年前,警察就开始借助指纹破案。近年来,指纹又和电脑成了好朋友。科学家己研制出一种“指纹锁”,这种锁的钥匙就是指纹。当人们开门时,只要用手按一下设在门上的电脑开关,电脑就能很快识别开门的人是不是主人,如果是的话,门马上就会自动打开了。

小小的指纹将来究竟还会有哪些新的用途?新的迷宫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寻求。

4.仔细阅读第一段文字,在文中空白处依次应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6分)

A. B. C.

5.请指出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三种说明方法?(6分)

;② ;③

6.第二段中的“这一特性”和“它”在文中分别指代什么?(8分)

“这一特性”指代:

“它”指代:

7.请分别指出第一段和第二段的中心句。(8分)

第一段的中心句是:

第二段的中心句是:

8.根据文中的介绍,请用简略的语言谈一谈指纹有哪些用途。(9分)

C 新颖考题集萃卷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本想(zèng)送你一座山、一片海,可我只有一滴水、一枝叶、一(lǚ)

阳光、一弯素月和在心中积聚了多年的一句殷殷的话语、一份浓浓的企盼——朋友,揣着一(kē)自信的心上路,目标就不再(yáo)远。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自然界的物体,多数呈曲线状。崇山峻岭,是着的曲线;江河溪流,是

着的曲线;大海汪洋,是着的曲线。

A.流动 B.屹立 C.翻腾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正考虑在最近的20至30年内建造5条跨海隧道。

B.大气污染影响了农作物的播种、培育、收获。

C.在首个国家湿地公园终于撩开了神秘的面纱。

D.连战、宋楚瑜对大陆的访问,在台湾引起了巨大反响。

阅读《自然的启示》(黄德揆),回答问题。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创造了独一无二的文明,发展了属于自己的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所有这些,地球上其他动物均望尘莫及。不过,和大自然相比,人类所取得的成绩又微不足道了。因为大自然创造的每一个奇迹,提供的每一个榜样,都让人感到造化弄人学无止境。下面列举的事例,将加深我们对大自然的理解,有利于我们与大自然建立更和谐的关系。

就地取材,巧夺“人”工

提起海螺、鲍鱼、蚌等软体动物的外壳时,人们总是赞叹有加。因为软体动物都是就地取材,利用最常见的碳酸钙原料,遵循着高效无污染原则,营造出各种坚固耐用、千姿百态的贝壳式建筑。

在高倍数显微镜透视下,可看见鲍鱼的外壳由一层一层的组织黏合而成,还可看见层状组织由厚约0.005毫米的“碳酸钙砖块”堆砌起来,使用的“水泥砂浆”则是软体动物自身分泌出的有机糖蛋白胶。在有机糖蛋白胶黏合下,软体动物的外壳不仅坚如磐石,而且还具有自我修复功能。

在亿万年进化过程中,软体动物掌握了变简单为神奇的技术,将信手拈来的碳酸钙建造成硬度提高了10多倍的外壳。人类要是用相同的碳酸钙原料制成像鲍鱼外壳那样坚硬的复合陶瓷,除了在原料磨碎、成型、烘烤过程中消耗大量人力和能源外,在硬度、韧性和自我修复功能等方面,仍然自叹弗如

光能利用,高人一筹

单细胞的原绿球藻是众多海洋微生物中普通的一员,但是,它们却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光合作用有机体。我们不要小看这些浮游生物的能量。海洋中若是缺少了它们,整个地球生命就无法繁衍。因为它们为海洋动物提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基础。所以,科学家认为,它们才是海洋的真正统治者。

令科学家感叹的何止这些!原绿球藻类浮游生物拥有高效的光能利用机制,它们就像飘浮在大海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轻而易举地将收集到的阳光转变为养分。

别以为这没什么了不起。由于原绿球藻数量众多,每升海水中的原绿球藻多达1亿个,当这些浮游生物在阳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用其中的碳构造自身细胞,并放出氧气时,差不多固定了海洋中2/3的碳。这意味着它们在抑制全球变暖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地球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就是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太多了吗?

目前我们还不知道这些浮游生物是如何利用太阳能的。一旦我们揭示了其中的奥秘,便可以以这些小生命榜样,找到更简单更高效地利用太阳能的良策。甚至还能找到抑制全球变暖的锦囊妙计

4.大自然是如此高明,常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请概述文中人类借大自然的启示为已所用进行创造的例子。(10分)

(1)

(2)

5.文章开头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它揭示了什么道理?(10分)

6.文尾提到我们人类还未揭示浮游生物是如何利用太阳能的秘密。依你的猜测,文中的秘密可能是什么?(10分)

7.根据你的阅读经验,再举一例来说明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启示。(10分)

A 基础储备卷

1.zhuó;è;mì;huì 2.明—名;新—心;永—勇 利—厉 急—疾 声—生 鬼—诡 席—习 壁—璧 3.贾祖璋;说明文 4.15与3的平方的差是多少? 5.要点:一是抓住人们所熟知的花的特征(“红”)提出问题,有助于揭示文章的中心;二是以设疑激趣,富有吸引力;三是联系全文结构看,主体部分从六个方面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每说明一个原因都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开头,使文章脉络分明,具有明快的节奏感,增添了艺术情趣。 6.(1)花儿;(2)蓝花 7.指“多彩”。因为这段文字中说到了多种颜色的花,所以这里的“红”是指“多彩”。 8.前后不矛盾。第⑤句说“反射”,是因为“红、橙、黄花”生长在“阳光强烈的地方”。第⑥句说蓝花“吸收”,则是因为它生长“在树林下、草丛间阳光弱的地方”,而且在这些地方,即使是热效应大的长光波也变得“微弱”了,惟其如此,才能对蓝花的“生理作用有利”。 9.D

B 综合提升卷

1.⑴暇;⑵辩;⑶kuí;⑷huán 2.⑴把“许多”放在“先进”前面;⑵“不管”改为“虽然”或“尽管” 3. B 4.由于,虽然,但。 5.①作诠释②分类别③打比方 6.“这一特性”: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它”:指纹。 7.第一段:虽然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第二段;正因为指纹的这一特性,它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8.当图章;借助指纹破案;研制出“指纹锁”。

C 新颖考题集萃卷

1.⑴赠;⑵缕;⑶颗;⑷遥 2.⑴B;⑵A;⑶C 3.C 4.(1)人类用软体动物的碳酸钙原料制成像鮑鱼外壳那样坚硬的复合陶瓷。(2)人类借助于原绿球藻来吸收自身释放的二氧化碳,以抑制地球变暖。 5.作比较。它告诉我们大自然就是一部丰富而复杂的书,它神奇迷离,令我们学无止境! 6.示例:①原绿球藻的构造奇特,便于吸纳二氧化碳。②原绿球藻吸纳二氧化碳养活了自己,同时又为海洋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这些生物通过这种途经间接吸纳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释放我们的需要的氧气。 7.示例:人类根据蝴蝶喷气飞行的原理,制造出喷气式飞机。


《17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习题集【原创】》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