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课后练习初三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九年级上重点字词及文学常识大全

人教版九年级上重点字词及文学常识大全

11-01 12:35:42 | 浏览次数: 61818 次 | 栏目: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标签:初三语文课后练习,http://www.manfen6.com 人教版九年级上重点字词及文学常识大全,
3、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以求到的。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丁肇中,是美国的物理学家。
2、“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书。

第15课 短文两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宇注音。
怡yí情 狡黠xiá 诘jié难
睾gāo 吹毛求疵cī 要诀jué
2、解释下列词语。
(1) 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
(2)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3)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4) 吹毛求疵:这里指细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5) 狂妄自大:极端的自高自大。
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 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刻理解。不求甚解
(2) 一下子弄通了某个道理。豁然贯通
(3) 读书总有好处。开卷有益
(4)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咬文嚼字
(5) 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因小失大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2、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3、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4、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谈读书》的作者是培根,英国的哲学家、作家。著有《随笔》、《新工具》等。
2、《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作者马南 ,原名邓拓,当代作家。
3、阅读议论文必须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
4、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一般是完整的句子。
5、事实和道理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
6、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
7、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此外,在驳论中,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法和“归谬法”。
8、议论文按论证方式来分,可分为立论和驳论。

Section targeting

第16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省xǐng悟 玄xuán虚 搽chá 诓kuāng骗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2)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作者是鲁迅。

第五单元 明清小说
第17课 智取生辰纲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趱zǎn行 虞yú候 尴尬gān gà 这厮sī
朴pō刀 恁nèn地 省xǐng得 崎岖qíqū
兀的wù dì 怄òu 剜wān 唣zào 忒tuī
面面厮觑qù 聒guō噪 阮ruǎn 嗔chēn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 取:这里有“赶”的意思。
(2) 这干系须是俺的 干系:责任。
(3) 且睡了,却理会 却:且。
(4) 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 兀自:尚且,还。
(5) 你好不知疼痒!只顾逞辩! 逞辩:卖弄口舌。
(6) 也合依我劝一劝: 合:应该。
(7) 早是我不卖与你吃 早是:“幸亏”的意思。
(8) 卖一桶与你不争。 不争:这里是不要紧的意思。
(9) 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 吃:被。
(10) 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 计较:计策。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情知道被差出来。
心里都知道被派遣出来(是苦差使)。
2、你们不要怨怅,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
你们不要怨恨,赶到东京时,我亲自赏你。
3、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
你反正打算到村里去卖,一起付给你钱,就卖些给我们,有什么要紧。
4、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 你这客人好不规矩,体面人也这样找麻烦。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是施耐庵,是元末明初(朝代)人。
2、“智取生辰纲”写的是杨志受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世杰的派遣,押送生辰纲往东京,在途中被晁盖、吴用等夺取的经过。
3、写出下面人物的绰号。
吴用:智多星 杨志:青面兽 白胜:白日鼠

第18课 杨修之死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庖páo官 鸡肋lèi 夏侯 dūn 食讫qì
佯yáng 簏lù 谮zèn 叱chì退 麾huī军 绰chāo刀 主簿bù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适庖官进鸡汤 适:适逢,正赶上。
(2) 修以鸡肋之意对 对:回答。
(3) 竟取匙与众分食讫 讫:完毕。
(4) 修知其事,径来告操 径:直接。
(5) 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 伺:守候。
(6) 操因疑修谮害曹丕 谮:诬陷,中伤。
(7) 魏延诈败而走 诈:假装。
(8) 操方麾军回战马超 麾:指挥。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杨修为人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屡次触犯曹操的忌讳。
2、(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
(曹操)假装吃惊地问:“什么人杀死我的侍卫?”
3、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丞相没有在梦里,你们才在梦中呀!
4、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只要曹操有问话,曹植就依照条例回答他。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 军事斗争。
2、《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元末明初(朝代)小说家。

第19课 范进中举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带挈qiè 醺xūn 腆tiǎn着 啐cuì
紧攥zuàn wǎn 桑梓zǐ
商酌zhuó 锭dìng子 瘟wēn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范进道:“岳父见教的是。” 见教:指教。
(2)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 把与:拿给。
(3)老太太没奈何,只得央及一个邻居去寻他儿子。 央及:恳请,请托。
(4)范进道是哄他。 道是:以为是。
(5)这自然,何消吩咐。 何消:不必,不用。
(6)你而今相与了这个张老爷,何愁没有银子用? 相与:结交。
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2) 范进因这一个嘴巴,却也打晕了,昏倒于地。众邻居一齐上前,替他抹胸口,捶背心,舞了半日,渐渐喘息过来,眼睛明亮,不疯了。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
2、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吴敬梓,清代(朝代)小说家。

第20课 香菱学诗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腻nì烦 平仄zè 揣chuǎi摩 应场yáng
蘅 héng 暧ài 诌zhōu 颦pín 纨wán
画缯zēng 鳏guān
2、解释下列词语。
(1) 起承转合:旧体诗文常用的行文顺序。起,开端。承,承接上文进一步加以申述。转,转折,从另一方面论述主题。合,结束语。
(2) 不以词害意:这是说作诗要以“意”(内容)为先,文辞格律次之,不要因过分注重辞采形式而损害了内容。
(3) 自暴自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4) 地灵人杰:意为山川灵秀,人物杰出。
(5) 挖心搜胆:比喻想尽一切办法。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3、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4、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我国古典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红楼梦》。
2、曹雪芹,名 ,字雪芹,号梦阮,清代小说家。《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Section targeting

第六单元 史笔词韵 第21课 陈涉世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 文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