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七年级上重点字词及文学常识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上重点字词及文学常识大全

11-01 11:08:34 | 浏览次数: 78118 次 | 栏目: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标签:初一语文课后练习,http://www.manfen6.com 人教版七年级上重点字词及文学常识大全,
1.《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国名)著名童话作家(称谓) 安徒生(人名)。他一生写了160余篇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2.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样式。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用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对儿竟进行思想和知识的教育。
第27课 郭沫若诗两首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缥缈piāo miǎo 模糊mó hu 鲛jiāo人
2.解释下列词语。
(1)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2)定然:必定。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2.月光谈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天上的街市》中想象牛郎织女幸福相会情景的两节。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全集》作者是郭沫若。
第28课 女娲造人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女娲wā 莽莽榛zhēn榛 澄chéng澈
掘jué 掺chān合 捏niē
2.解释下列词语。
(1)绵延:连续不断。
(2)神通广大: 有特别高明的本领。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同。这样,看起来似乎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气概。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女娲造人》选自《神话故事新编》,作者是袁珂。
2.神话是关于神或英雄人物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山海经》《庄子》《楚辞》《淮南子》等书中保存了一些神话传说的片断,如黄帝擒蚩尤、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
第29课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哞mōu哞 潺chán 烫tàng 蔷薇qiáng wēi
酥sū 踉liàng跄qiàng 孪luán生
2.解释下列词语。
(1)情不自禁: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2)踉踉跄跄:走路不稳的样子。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有一天,他问影子:“请告诉我,你从哪里来?”影子回答:“我从阳光里来,也从月光里来,还从灯光里来……”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童话(体裁),作者是金波。

第30课 寓言四则

一、重点字词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庇bì护 塞sài上 遽jù 髀bì 跛bǒ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果大亡其财 果:果然。 亡:丢失。
(2)马无故亡而入胡 亡:逃跑。
(3)人皆吊之 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4)居数月 居:经过。
(5)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将:带领。
(6)父子相保 保:保全。

二、重点句子
1.用原文填空。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人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规代汉语
(1)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的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2)近塞上之有人善术者,马无故亡而人胡。
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个擅长术数的人,(他的)马无缘无故走失到胡人的地区去了。
(3)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靠近边塞的人,战死的人十个人里有九个。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祭,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2.《智子疑邻》节选自《韩非子•说难》,作者韩非,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
3.《塞翁失马》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4.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 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你还知道的寓言故事有(本课的除外)《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愚公移山》等。

小编推荐

2010年各地中考考试及报名时间

2010年中考各科模拟试题

初中数理化公式定理方程式大全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

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试卷及答案汇总(有更新)

小编寄语:欢迎来www.manfen6.com,为了方便您寻找资料,信息,请将本页加入收藏!

上一页  [1] [2] [3] [4] 

TAG: 文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