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丁丁(zhēnɡ)硕(shuò)乌桕(jiù)
枯涸(hé)清洌(liè)
B.寥阔(liáo)梦寐(mèi)唱和(hè)
栀(zhī)子髻(jì)
C.黄晕(yùn)酝酿(niànɡ)繁花(fán)
杏树(xìnɡ)蝴蝶(dié)
D.温晴(qínɡ)宛转(zhuàn)朗润(yùn)
响晴(shǎnɡ)伦敦(dūn)
2.下面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卖弄:炫耀。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B.缨:系在帽子上的穗状装饰品。宛转:形容声音圆润。也写作“婉转”。
C.响晴:(天空)晴朗无云。朗润:声音明朗圆润。
D.欣欣然:高高兴兴的样子。欣,高兴。温晴:阳光和煦,气候温暖宜人。
3.选词填空。
A.嘹亮B.响亮C.洪亮
①这()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
②方圆几十里都可以听到大钟寺那()的钟声。
③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地响着。
④在楼道的尽头都能听到她()的讲课声。
⑤小虎子急了,上前打了鬼子一记()的耳光。
4.①《春》中描写花味甜的句子是。
②一年的打算要在春天考虑好,这个意思用一句成语来表达是。
③轻柔温暖的春风吹在脸上,一点儿也不觉得寒冷,用南宋志南和尚《绝句》中的诗句来描绘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钱塘湖春行》中写鸟的两句诗是,。
5.下面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秋天》的作者是何其芳,现代诗人。
B.朱自清在《春》中描绘了春雨的细柔。
C.曹操的《观沧海》一诗欢快流畅。
D.《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是唐代诗人。
二、阅读(40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上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万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6.“赶趟儿”原意是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
7.“蜜蜂嗡嗡地闹着”中的“闹”换成“叫”,有什么不好?
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这个句子分别照应前面什么对象?
9.这段文字从色、味、声三方面描绘春花,请从文中找出关键字词填写。(不超过5个字)
色:()()()味:()声:()
10.本段描写花的顺序是()
A.从植物写到动物B.从“树上”写到“花下”,写到“遍地”
C.从上写到下D.从有名字的花写到没名字的花
(二)
春天,你听我说
①有一天,你忽然心血来潮:“妈妈,春天是什么颜色?”
②我看着你捏紧画笔的小手,还来不及着色的画纸,笑着说:“春天吗?水晶的颜色。” [4] [5]
③水晶是什么颜色?你困惑地摇着小脑袋,检查着画盒里的每一支红黄蓝绿。
④这水晶的颜色吗?我说,是没有颜色的颜色,也是所有颜色的颜色。不信,你找块水晶仔细端详,尽管樱桃殷红,芭蕉滴翠,终究比不上它的晶莹清澈;不信,你再取它对着阳光,呀,不就是魔法师手中的万花筒?在百花纷呈中,呈现出多彩的风姿。春天,吃彩虹的星星,睡兰叶儿的露珠。
⑤你怎么会懂,又问:“妈妈,那春天是什么声音?”
⑥什么声音?我遥望着绿纱窗外的嫩空,清透不露痕迹的山光。什么声音?“降落的声音?日晒的声音?花开的声音?”
⑦什么声音?鞭炮的声音?黄鹂鸟的声音?爆米花的声音?
⑧这回,你自己先有了答案:“是我唱歌的声音,哈哈大笑的声音,哇哇大哭的声音。”
⑨小子!我鼓掌叫好!
⑩这就是春天。
11万物伊始,始自生命破天荒的第一声啼哭;轰然雷动,也始自大自然的第一声春雷;于是种子抽出新芽,蜜蜂辛勤采蜜。
12在一个多云的午日,一声小小的呼唤,你不学自会了笑与歌唱。是为笑而笑的笑,没有音韵的音律。这时,窗外的石榴树抿起嘴儿偷偷扭腰肢,路边的小野花也七七八八地挤成一团竖起耳朵追问:“是谁?是谁?那么可爱有趣。”
13是春天,是春天,夏天的蝉儿破例登场,还以为歌唱着“春天”就没有人识破它是知了。
14结果你又问:“春天是什么模样?”
15春天是什么模样?
16长着雀斑的?走路S形的?嘴唇软糖似的?还是鼻子又软又嫩?
17“拿着镜子照照吧!”我说。
18在孩童身上,我们呼吸了春天。
19是谁说的?父母对子女的喜悦是秘密的,他们的忧虑和恐惧也是如此。然而,面对每一寸的纯净无邪,他们的希望得到了延续,所有的忧虑和恐惧化作长长的彩雨。只因世界上只有一种颜色最美丽——孩童的羞红;一种声音最美妙——孩童的嬉闹;一种语言最纯真——孩童的争执。
11.题目《春天,你听我说》中的“你”是指()
A.春天B.朋友C.读者D.孩子
12.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描写春天。
13.对“春天,吃彩虹的星星,睡兰叶儿的露珠”这句话应当怎样理解?
14.对“窗外的石榴树”和“路边的小野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15.全文层次划分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13/141516171819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13/141516171819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13/141516171819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1314151617/1819
16.全文的含义是。
(三)
黄昏
海是深绿色的,说不上光滑;排了队的小浪开正步走,数不清有多少,喊着口令“一,二——一”似的,朝喇叭口的海塘来了。挤到沙滩边,啵澌!——队伍解散,喷着忿怒的白沫。然而后一排又赶着扑上来了。
三只五只的白鸥轻轻地掠过,翅膀扑着波浪,——一点一点躁怒起来的波浪。
风在掌号。冲锋号!小波浪跳跃着,每一个像个大眼睛,闪射着金光。满海全是金眼睛,全在跳跃。海塘下空隆空隆地腾起了喊杀。
而这些海的跳跃着的金眼睛重重叠叠一排接一排,一排怒似一排,一排比一排浓溢着血色的赤,连到天边,成为绀金色的一抹。这上头,半轮火红的夕阳!
半边天烧红了,重甸甸地压在夕阳的光头上。 [4] [5]
愤怒地挣扎的夕阳似乎在说;
——哦,哦!我已经尽了今天的历史的使命,我已经走完了今天的路程了!现在,是我的休息时间到了,是我的死期到了!哦,哦!却也是我的新生期快开始了!明天,从海的那一头,我将威武地升起来,给你们光明,给你们温暖,给你们快乐!
呼——呼——
风带着永远不会死的太阳的宣言到全世界。高的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峰,汪洋的太平洋,阴郁的古老的小村落,银的白光冰凝了的都市,——一切,一切,夕阳都喷上了一口血焰!
两点三点白鸥划破了渐变为赭色的天空。
风带着夕阳的宣言去了。
像忽然熔化了似的;海的无数跳跃着的金眼睛摊平为暗绿的大面孔。
远处有悲壮的笳声。
夜的黑幕沉重地将落未落。
不知到什么地方去过一次的风,忽然又回来了,这回是打着鼓似的:勃仑仑,勃仑仑!不,不单是风,有雷!风挟着雷声!
海又动荡,波浪跳起来,轰!轰!
在夜的海上,大风雨来了!
17.《济南的冬天》描绘的是济南山、水灵秀的美,本文描写的黄昏时的大海上、夕阳西下是一种怎样的美?
18.文中描写夕阳西下时大海上的景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19.体会文中写“愤怒地挣扎的夕阳”的宣言,蕴含着什么道理?
20.从文中找出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各一处,说说在表达上的作用。
(四)
飞沙滩观夜潮
①到过许多的海,东海、南海、渤海……甚至看过太平洋、大西洋,也看过许多写海的诗文。东海观红日,南海赏银月,渤海戏碧浪。海像一面多棱镜,永远闪着云谲波诡的光。海浪、沙滩、日光、月辉、贝壳,是咏海的诗文中最基本的元素。海,常给人以壮阔、浩淼、雄浑博大之印象,吐纳百川,荡涤污秽。
②惟独,没有领略过被无月的夜幕笼罩下的大海的姿容。
③想像着,那一定很乏味。无月无星的夜晚,天空似一幅硕大无比泼了墨的画布,几乎连云彩的轮廓也辨不清,只依稀瞧见洇洇湿湿的墨迹。
④这是一个名气尚不太响的海滩飞沙滩,中国第一侨乡台山市南部上川岛东部的一个海滨浴场,却拥有一流海滨浴场所必备的一切基本条件。
⑤赤脚站在飞沙滩那平坦、细腻却又硬实的沙地上,远远地看着海浪汇聚成一牙一牙的银色花边,镶嵌在奔涌的黛色海潮周围,似一幅翻卷、飘舞的裙裾。只是,望穿双眼也看不到舞者芳容,黛色遮掩了一切。
⑥听不见壮阔的轰鸣,看不见惊涛拍岸的飞浪。大海怎会如此乖巧?夜潮怎会如此温柔?
⑦顺着退潮后裸露出来的大片平坦而细腻的沙滩向海里走,想用双脚和身体去触摸看起来温柔有加的夜潮。
⑧别看海潮时常用咆哮、怒吼的面孔来显示它的威严、雄壮、凛然不可侵犯的模样,飞沙滩只是张开五千米特别平滑柔顺的臂弯拥抱了它一下,就把它从大海深处聚集的力量缓缓地释放掉,令其呈现一派轻吟低唱的姿容。飞沙滩以其柔克海之刚烈,让人们领略到大自然刚柔相济之美。
⑨优哉游哉地趟着扑到沙滩上的海浪,走到海水触膝的位置,静静地望着泛起白沫的海潮,想再体验一下海的温柔。不料想,只定定地盯着海面看了一分钟,温柔的海潮霎时换了面孔,忽然变得深不可测,一种森然的感觉顷刻袭上心头,并迅速灌注了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