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教案设计初二语文教案设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优秀教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优秀教案

11-01 11:55:11 | 浏览次数: 86618 次 | 栏目:初二语文教案设计
标签:初二语文教案设计,http://www.manfen6.com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优秀教案,

  下面是由www.manfen6.com小编分享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课时:新闻体裁的预习

  一、教学目的:

  1、通过预习,使学生了解阅读中预习的重要性,并学会预习的方法,了解应从哪些方面着手预习;

  2、了解新闻体裁的有关知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新闻体裁的有关知识;

  难点:学会预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

  四、教具:教科书、预习题卷、投影、报纸(当天买的)

  五、教学方案设计:

  在教学中,我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不懂得预习的方法,往往老师布置下预习的作业,总是流于形式,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对教学来说,不啻于是一个缺陷。因此,用一节课的时间来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培养学生从整体把握单元教学的重点,明白自己学什么,怎样学。使学生能够运用知识来阅读、分析课文,将课文作为阅读、分析的对象,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六、教学具体过程及步骤:

  (一)、导语设计:

  创设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环境气氛,用直接导入法,向学生说明本节课的目的及具体做法,以及他们应该做的事情。

  (二)、了解新闻有关知识:

  关于消息

  1、新闻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

  (1)广义:泛指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

  (2)狭义: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消息”。

  2、理解新闻定义要注意三点: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注意三点:

  (1)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和新近发现的事实。

  例如:美国总统竞选,总会抖搂几十年前的事。

  例如:1970年中国云南发生了强烈地震,2002年初仍载文报道详情。

  虽时过境迁,但仍有很强的报道价值。

  (2)新闻报道的事实必须是有价值的。

  教育作用:对读者的思想、道德、人生观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认识作用:可以使读者获得有关社会、人生、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怡情作用:不包括低级趣味在内,那些对影视明星的私家事情不厌其烦地加以 报道的所谓新闻,实在是把肉麻当有趣,我们所说的“情”指积极的乐观的健康向上的情趣。

  (3)新闻必须是对事件的“报道”。

  事件本身不是新闻,一件有价值的事件,还必须通过“报道”才能成为新闻。

  报道,指记者或其他新闻工作者,爱好者对有价值的事件进行采集、处理之后,再通过相应的新闻传播途径公之于世的手段和过程。

  3、通讯社:

  中国——新华社

  美国——美联社、合众社

  英国——路透社

  法国——法新社

  日本——共同社

  俄罗斯——俄通社、塔斯社

  4、 了解消息的知识:(结合“写作”第四单元进行教学)

  (1)消息的概念

  (2)消息一般有3个特点:

  1、 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真实性)

  2、 报道迅速及时(时效性强)

  3、 语言简明扼要

  (3)消息的写法:

  “倒金字塔”式:结果—过程(重要—次要—再次要)

  金字塔式、悬念式、并列式

  (4)消息的结构:

  电头:可有可无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5)消息的表达方式:多用记叙手法,因此写作必须注意记叙的六要素的使用。

  (6)消息格结构部分具体内容及特点:见书P165—167页

  关于评论:

  1、 概念

  2、阅读评论注意三点:

  (1)弄清它是针对什么事件或问题而发的;

  (2)要看评论对该事件或问题的观点和态度:赞扬什么,反对什么;

  (3)注意评论是从哪些方面或通过怎样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3、评论是新闻文体,但它不是记叙文,而是议论文。

  4、 评论的本质特征与写作风格的关系:

  =兼理论性与新闻性于一身

  ( 时效性、 针对性 )

  5、评论写作往往采用据事论理的方法

  以某种事实作发论的依据,既叙事,又讲理,事与理融为一体,以其不容置疑的逻辑力量说服读者,使之接受作者的见解,达到宣传的目的。在这里,事实成为论据,被事实说明的道理叫论点,在报刊上用这种方法写成的评论占有相当大的数量。有理论有事实,有虚有实,虚实相合。是具体的事实理论化,是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从而说清道理,给读者以教育。

  5、 阅读:

  精读:字斟句酌的读。略读:明确主要观点即可,抓关键语句。

  6、 分类:社论、短评、述评、编者按、编后等。

  7、 特点:针对性强是主要特点。除此以外,作为新闻体裁,还有观点的鲜明性,表达的直接性,时效性。

  记忆评论

  有关内容:

  关于通讯:(结合“写作”第五单元)

  1、通讯的分类:

  2、 通讯与消息的区别及共同点:

  区别1:在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细丰富;

  ——从内容上看,消息大多是一事一报,而且只报道新闻事件的大致情况,如果有细节也是非常少的;而通讯报道的可以是一人一事,也可以涉及众多的人物和事件。同时,通讯十分重视细节的刻画,在一篇通讯中往往有大量的细节。

  区别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

  ——形式一般是指文章的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

  从结构上看,消息是一种程式化的文体,它的外部结构有固定模式,创造性只体现在一些局部性的地方;而通讯写作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没有固定模式,每一篇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

  另外,消息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也都有一定的程式。在表达方面,消息主要用叙述,其他表达方式用得很少;语言上,运用词语的直接含义,显得简洁朴素,循规蹈矩;而通讯表达方式丰富多样,语言常有新颖独特的创造性使用,显得溢彩流光,摇曳多姿。

  区别3:写作技巧上,消息手法简单,通讯手法多样;

  ——写作技巧包括多种修辞手法,也包括对比、烘托、虚实相衬、设置悬念、欲擒故纵、欲露先藏、欲扬先抑、曲径通幽、断续反跌等。

  消息由于简洁朴实的文体本性限制,偶尔一用;通讯为了能够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生动性,常综合使用。

  区别4:风格上,消息朴实,通讯富有文采;

  ——手法不同自然风格不同。

  消息一般没有文学性,朴素实用;通讯则有较强的文学性,生动活泼而富于文采,各有所长。

  区别5:通讯不如消息迅速及时。

  ——消息内容简略,篇幅短小,采访快,写稿快;通讯有大量的细节,篇幅一般比消息长,采访快不起来,写稿时间自然也比消息长一些。

  (四)、课堂练习作业:

  分组讨论,运用报纸分析三种体裁的运用。

  七、板书设计:(可用投影将具体内容及要点打出来,进行展示,以节省时间,扩大课堂教学容量。)

  ***课后记:

  在这次预习中,我尝试两种教法:

  1、 先总体预习消息、评论、通讯文体,再以课文为阅读对象,作为进一步了解的材料;

  2、 将消息、评论、通讯三种文体的介绍与课文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在尝试中,观察两种方法的优劣。

  ——两种做法各有利弊。

  第二课时:

  讲授毛泽东《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新闻”体裁的有关知识(概念、表达方式、结构、特点等);

  2、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简洁、准确、感情色彩鲜明);

  3、学习并体会本文结构严密的特点,学会分析其他类似体裁。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消息的特点,学习课文语言及写法;

  难点:理解主体部分的内部层次关系。

  三、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具:教科书、投影

  五、教学方案设计:

  在学习本课之前,预习课已经很详细地学习了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在带领学生运用新闻有关知识对课文进行分析,将课文作为阅读分析的对象进行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注意投影拓宽,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具体过程及步骤:

  (一)、导语设计:

  创设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环境气氛:

  1、用直接导入法,衔结上节课“预习”情况,对新闻有关知识进行复习,重在分析“消息”;

[1] [2]  下一页

TAG: 人民解放军  横渡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