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初中语文学习九年级语文辅导《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杂谈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杂谈

11-01 11:55:11 | 浏览次数: 14318 次 | 栏目:九年级语文辅导
标签:九年级语文辅导,http://www.manfen6.com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杂谈,
【河北省晋州市第三中学 王晔涛】

〖语文教学的一点新尝试〗

  1、“激活”语文教材:

    从哲学意义上讲,语文与社会、人生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语文来源于社会和人生,是社会和人生的反映;另一方面,语文又反作用于社会和人生,对社会和人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应试教育只注重语文教学的科学性,而压制了其社会性;素质教育则要求教师在对教材的合理的挖掘中寻找其促进人性发展的因素,把死的教材变成活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兴开放式教学之风,要“打开”课本,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向社会的大课堂,容纳课内课外于一体,熔铸学校社会为一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了解社会、感悟人生,受到思想的教育,人生的启迪以及美的熏陶。

    如我在教授《我的叔叔于勒》时,首先把课文的情节延伸到资本主义社会与此相关的一系列现实中来,以增强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感性认识。既而,又让学生回顾了初三政治课本上有关内容,许多学生很准确地背出(这是政治课本上的要点提示),从而使学生对资本主的本质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继而又在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对比中,启发学生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这样,就在学科与学科之间,在课本与社会之间建立了一个“互联网”,使学生既认识了社会又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思想教育。

  2、“激活”学生: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因而“激活”学生是“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在此环节中,我认为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比较重要。

    据专家研究分析,一个人成功与否,智力因素只起20%的作用,80%靠情商。可见,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对工作质量的影响何其之大。

    现代课堂教学不仅是有目的的共同活动,更是一种独特的社会人际交往方式。我们应该变传统教育的高压型为宽松型。“一二三,看谁坐得端,四五六,手背后”即将成为历史。很难相信一个正襟危坐、欲动不敢、欲言不能的人的思维能够活跃起来,更何况是这些好动的学生。我们固然不可能一下子抛开文化传统的积淀而奉行西方的开放式教学,学生可随意站立、走动,甚至可自由出入(更何况那也未必效果最佳),但我们的课堂气氛至少应该是在不摒弃严肃、庄重的同时多一些宽松与和谐。作为在课堂教学中起导作用的教师,是教学中良好氛围创设的关键,是引发“主体”学生情感的“催化剂”,是课堂气氛的“调色板”。

    我在《我的叔叔于勒》课堂教学的开始,当提问学生甲“小说的三要素”时,他只回答上来其中的两个。“谁能帮他补充?”我问向全班。举手的竟寥寥无几,看来学生都有些紧张。待学生乙补充完之后,我便转向学生:“听清楚没有?”“听清楚了。”“记住了没有?”“记住了。”“你要多少钱?”我又转向了学生乙。全班同学先是一怔,继而哈哈大笑。这节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在教学中应把教材、学生、教师这三个因素抓紧抓牢。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质量。


【广东省鹤山市古劳中学 冯洁华】

〖以点化面──谈阅读教学要抓好“切入点”·抓题目〗

  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我曾首先让学生诵读一次,并要求学生:每人选用一个字作为本文的题目,要求这题目最能反映文章的主题思想。这大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有的选用了“变”,将菲利普夫妇随于勒身份的“变”而态度“变”的丑陋嘴脸,入木三分地揭露出来;有的选用了“钱”,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质深刻揭示。这环节的教学活动,就成了开启文章思想精髓大门的“钥匙”。在旺盛的求知欲的促使下,学生拿着这“钥匙”,直奔教学重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掌握文章的内涵。


【江苏省张家港市晨阳学校 盛 斌】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创造的兴趣〗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这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的。在阅读教学中,我首先重视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讲到穷困潦倒的叔叔因为完全打碎了父母的美梦而被父母唾骂时,我给学生留了一个问题:续写“我们”一家从哲尔赛岛回来后的故事。这一问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热情,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短暂时间的思考后,学生各种出人意料的想法让人点头称是。

上一页  [1] [2] 

TAG: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