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课后练习四年级语文课后练习《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06-23 01:20:08 | 浏览次数: 18518 次 | 栏目:四年级语文课后练习
标签:四年级语文课后练习,http://www.manfen6.com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① “望着妈妈笑”。    

    ②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③ “把缸挪回到原地”。  

    ④ “什么也没看见”。

    ⑤ “有志不在年高”。

    ⑥ “雨来没有死”。

  设计意图:归纳小标题是很难的,小学生很难一步到位。所以,这里提示了几种方式。这样,可以多角度地培养小学生概括能力。

  4、探究段间的联系:

   ⑴ 课文为什么描写还乡河景色美?

     描写还乡河景色美,点明雨来的家乡美,并为后来雨来脱险打下伏笔。

   ⑵ 课文为什么描述雨来上夜校读书?

     雨来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是雨来临危不惧,英勇斗争的思想基础。

   ⑶ 课文描写鬼子阴险狡诈和众乡亲对雨来的评价有什么好处?

     能反映出雨来坚强不屈;众乡亲对雨来的评价,点明雨来是一个好孩子。

   ⑷ 结尾描写雨来脱险没有死,有什么作用?

     雨来脱险没有死,不仅与文章开头互相照应,也是小雨来优秀品质的体现。

  5、感悟景物描写的作用:

   ⑴ 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文章开始写“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十二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这一段描写,既写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也为我们勾勒出芦花村的美丽景色,点明雨来的家乡美,并为后来雨来的脱险打
下伏笔。雨来勇敢地与敌人斗争,除了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外,还由于雨来对美丽家乡的热爱,这样美丽的家乡,岂容敌人侵害!

   ⑵ 文章第五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好处?

     第五部分写“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这里写出不仅白天的芦花村景色优美,太阳落下去以后,这里依然是那么美。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活着勤劳善良的村民们。人杰地灵,人们多么希望雨来这个好孩子仍活在大家中间啊!

   ⑶ 文章第六部分有一段关于“还乡河静静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第六部分写“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这一段看似写景,实际在写人们的心情。人们多么盼望雨来会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啊!连那河水都在静静地等待着,草窝里的虫子都在呼喊着雨来。文章中三次景物描写,都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情感。由此看来,成功的景物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关键部分语句,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预语感能力,体会课文语言的美妙,从而走向读写结合的最佳境界。这样在课堂教学中以点带面,“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三、作业

  1、摘抄课文中景物描写的词句。

  2、利用课外的时间阅读管桦的小说《小英雄雨来》。

  3、缩写:把课文改变成300字左右的小文章。


〖板书设计〗

               小英雄雨来

             望着妈妈笑──游泳

             爱自己的祖国──读书

             掩护李大叔──掩护

             与鬼子斗争──斗争

             有志不在年高──枪声

             雨来没有死──脱险

             机智勇敢 热爱祖国


【教学反思】
 
  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作家管桦写的同名中篇小说,选入课文时有改动,讲的是在那战火连天、枪炮轰鸣的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这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强。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根据课文前“连接语”的要求自读课文。在自读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最后,组织学生讲故事。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品质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时,可将这一问题的解决融入到讨论、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这一环节中,注意抓住一些关键句子,让学生想,让学生谈。如“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一句,可让学生想象:雨来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想象后讨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了解内容,这对四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不能要求太高,可在学生阅读每一部分时,教师提出阅读时间要求,促使学生加快阅读速度。本文篇幅较长,因此要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内容。抓住重点部分导读。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地与文本“对话”,为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丰富学生的精神底蕴,确认价值指向的导读目标。引领小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有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有情意的体悟与对流,有美感的激发与生成。

上一页  [1] [2] [3] 

TAG: 教学  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