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高中语文学习高一语文辅导《短歌行》教学实录

《短歌行》教学实录

11-01 12:05:13 | 浏览次数: 56018 次 | 栏目:高一语文辅导
标签:高一语文辅导,http://www.manfen6.com 《短歌行》教学实录,

  1、酒是一个很多人感兴趣的话题,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与酒有关的诗文名句。能不能提出一些酒的例子,学过的诗文里?可以互相讨论。

    一壶浊酒喜相逢──酒是喜

    红酥手,黄藤酒──陆游与妻子被母亲分开,他无奈,愤恨

    浊酒一杯家万里──思乡

    举杯浇愁愁更愁──愁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了作者此时心情的孤单。

    琵琶美酒夜光杯──表达的是边关将士为国杀敌的豪情壮志,豪迈。

    可以这样说,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道具。我一直认为,酒也是一种文化,因为很多东西来源于酒,归根于酒,当你举杯的时候你会想起家乡,父母,事业,家庭,欢乐,悲伤……看样子,酒常与某种情感相连,那么曹操的《短歌行》借酒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呢?

  2、我一直觉得这首诗的名字不好,因为如果用第一句仿佛更好──对酒当歌。喝酒的时候总喜欢唱歌,那么曹操究竟唱出了什么样的歌?大家齐读,开始!

  教师朗读。

  学生结合教师的朗读,分析本诗的风格特点。

  学生齐读。

  3、情感是解读诗歌的钥匙,曹操抒发了什么情感呢?,从诗中寻找线索(找诗眼)。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可以说,诗人的情感焦点是“忧”,那么诗人为何而忧?让我们弄清这个问题。


四、分析诗人的情感

  1、“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之“忧”:

    这首诗第一句起句就不凡。对酒当歌,应该唱歌,但诗人却想到了人生的长短,"人生几何",分明是感叹人生短暂,短得就像朝露。我们说过,酒代表各种感情,这首诗是从什么开始的?

    明确:忧。忧人生之短。而且短得就像朝露。

    板书:

 
 

光阴易逝  

    师:诗人举起酒杯的时候,照理应该高兴,可诗人满腹忧愁,用什么来解忧呢?
生:酒。

    师:对。民间有“借酒浇愁”的说法。可是酒真能解忧吗?当然不能。李白说过:“举杯销愁愁更愁。”,唐代诗人罗隐也说:“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酒即使能让人忘却忧愁,也只能是暂时忘却,而不可能从根本上除去,比如忧人生短暂,酒并不能延长人生。那么感到人生短暂,只能从自身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有一个问题是,同样意识到人生短暂,人生态度却未必相同。

    师:曹操看到人生短暂,曹操持何人生态度?

    明确:“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从表面看,曹操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但联系曹操的一生,我们不难做出判断,曹操是积极进取的,看似及时行乐,实则把深沉的情感隐藏在酒中。

  2、曹操急于实现人生理想,深感人生有限。他要实现理想,迫切需要什么条件?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他迫切需要人才的辅助。

    问:诗人如何表达对人才的渴盼?

    明确:借用《诗经》中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句是表达一个姑娘对情人的思念,曹操把它借用过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求。姑娘对情人的深深思念,正切合曹操的心态。借用得天衣无缝,准确生动。那青青的衣领,我悠悠的心,因为你的原因,我一直沉默到现在,美丽的鹿鸣叫着,悠闲地吃草,我有很多朋友,能够在一起欢聚一堂,演奏着迷人的音乐。作者写得何等美丽!

    师:引来人才固然是好事,但用好人才更重要。结合鸿门宴相关情节,讨论刘项二人成败与用人态度的关系。

    项羽:刚愎自用乌江自刎

    刘邦:虚心请教成就天下

    师:曹操如何对待人才?从何处可以看出其对人才的态度?

    生:“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里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2、“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之“忧”:

    师:这里的“忧”和上文的“忧”一样吗?诗人为何而忧?

    明确:“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诗人用月比喻人才,深情呼唤:天下贤才,我何时才能得到你们呢?显然这里忧的内涵是“贤才难得”。

    板书:

 
 

贤才难得  

  师:诗人在酒宴上演唱此诗,哪几句最切合宴会主题?

  明确:“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几句的含义,其实就是在翻译。)

  师:曹操面对满座嘉宾,感谢他们的到来。看着众多的贤才,曹操内心应是什么样的情绪?当然是满心喜悦。那他为什么还要“忧”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