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知识扩展初三语文知识文体知识:演讲稿

文体知识:演讲稿

11-01 11:08:34 | 浏览次数: 24318 次 | 栏目:初三语文知识
标签:初三语文知识,http://www.manfen6.com 文体知识:演讲稿,

      从每个部分来看,夹叙夹议,在陈述动人的事例中表达了她对人生意义理解的崇高思想。观点和材料是极其和谐完美地组织在一起。

    ③ 结尾:

      演讲稿的结尾也如同文章的结尾一样,要对全文有个收束。为了使听众能对全部演讲的内容有个清晰、完整、深刻的印象,在演讲的结尾,有必要把主要的内容加以概括,作个小结。

      好的结尾能给听众以信心,以力量,使他们充满战斗的激情,受到巨大的鼓舞。张海迪演讲稿的结尾就具有上述特点,而且写得十分别致。

      有不少青年朋友来信问我最近的生活情况。我现在生活得很充实,也很愉快。这是因为,在学习和工作的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马克思说的斗争就是幸福的涵义。紧张的学习和工作对我来说是最大的乐趣。如果说我现在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话,那就是时间太吝啬了。

      现在,我经常想,在生命的里程中,自己做得太少了,太少了。我总是想把一天当作两天用。只要心在跳动,我就要努力工作和学习,顽强地与疾病抗争,用生命的火花照亮通向美好未来的征程。

      邓拓的著名散文《生命的三分之一》,从如何珍惜三分之一的“业余”时间阐述了生命的意义。张海迪不满足的也是时间的吝啬,总是想把一天当两天用。青年们就应该如此地对待生命,这个结尾的含义是多么的令人深思,多么的深刻。

   ⑶ 迭宕:

     所谓迭宕,是演讲稿要写得有张有弛,有起有伏。这同写文章一样,写文章最忌平铺直叙。平铺直叙会使听众感到单调乏味。据心理学家的调查,认为人们听讲时的注意力,每隔五至七分钟时间就会有所松驰。所以,每隔这么长一段时间使演讲的内容有所变化,有张有弛,有起有伏,以唤起听众的兴趣,维持他们注意力的集中是必要的。

     当然,演讲还可以凭声调的抑扬顿挫和势态语来增强上述表达的效果。不过,从内容的材料安排上注意到迭宕变化,则是根本的,是决不可忽视的。

   ⑷ 灵活:

     所谓灵活,是指使用演讲稿演讲,怎样随机应用它的问题。演讲这种面对面传达信息的形式,能使演讲者随时看到听众的表情反应、心理变化,这就有利于随机调整演讲的内容。对听众感到疑惑的,要多做说明;对听众不能接受的,要加强说服;对听众已经觉得满意的,适可而止,有的同志说,会场情绪一般,可以按时结束;会场情绪良好,可以适当延长一点时间;会场气氛不好,可以提前结束。类似这些,在写演讲稿组织材料时都必须考虑到,使写出的演讲稿能缩,能伸,能随机应变,灵活调整变化。

  6、语言要通俗、生动:

    演讲稿虽是文稿,但它是供演讲用的。写演讲稿要用演说语体,特别是要注意通俗、生动。

   ⑴ 通俗:

     演讲是给人家听的。凡是讲给人家听的,就要让人家听清楚、听明白。因此,演讲稿在语言表达上首先就要注意用群众易懂的语言,做到通俗易懂。列宁在《社会民主党和选举协议》一文中说:“应当善于用简单、明了、群众易懂的语言讲话,应当坚决抛弃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外来的字眼,抛弃记得烂熟的、现成的,但是群众还不懂的、还不熟悉的口号、决定和结论。”这是列宁强调了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话,这才能为群众接受,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我们都有过这种体验,好的演讲是通俗易懂的,它也为广大的群众所欢迎。

   ⑵ 生动:

     演讲稿在表达上还要生动。能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把概念的东西形象化,讲得有声有色,能使听众不感到枯燥乏味,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这要从下述几个方面努力:

    ① 朴素:

      郭沫若说:“要使文章生动,我想少用形容词是一个秘诀。”的确是这样,话要讲得生动,就得少用形容词,说得朴素一点。堆砌华丽的词藻,使用一些流行的,甚至过时的套语,是人们最讨厌的。

    ② 形象:

      使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和讲道理,能增加演讲的生动性,听众既乐于听而又容易理解。好的演讲总是注意到运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的。

    ③ 幽默:

      幽默是一种影射、讽喻、双关的修辞手法,在引人发笑中揶揄了生活中的错误。在演讲中适当地运用幽默的语言,能增加演讲的生动性,引起听众的兴趣。

    ④ 警句:

      警句是包含哲理、警策动人的语句。善于创造出警句,或运用现成的警句,能增添演讲的生动性,并发人深思,产生激动人心的效果。许多成功的演讲,在语言的表达上都是很注重运用警句来加深说理和鼓舞斗志的。

上一页  [1] [2] 

TAG: 知识  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