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语文知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目的解答模式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目的解答模式

11-01 11:53:31 | 浏览次数: 75618 次 | 栏目: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标签:高中语文基础知识,http://www.manfen6.com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目的解答模式,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编者按】关于借代这种修辞手法,各类文章中的论述已经颇为详尽。一般来说,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可以使文章简洁精练,可以使文章语言富有变化和有幽默感……实际上,古典诗词里的借代还有其他一些方面的作用。

一、巧用借代,避免重复用字

李白《送羽林陶将军》中有“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一句。龙泉在古代常常被借代指宝剑。《送羽林陶将军》中,因为前面已用过“剑”字,故而后面才用龙泉代之;否则,一句中出现两个“剑”字——拔“剑”舞“剑”,不但会造成用词的重复,还会破坏这首诗的韵律。这首诗是一首三韵小律,押“先”韵,“剑”不合此韵,“泉”则在此韵之内。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一句。“远芳”,即远处的芳草;“晴翠”,是沐浴在阳光下更加翠绿的青草。这两个词在词义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如果两句都用芳草、绿草之类的词语描绘,显然会违背诗词不宜重复用字的审美规律。因此,诗人才用“远芳”和“晴翠”两个不同的词语借指草。这真是匠心独运之笔!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句。“芳菲”,本是花的香味,此处借代为花,从而避免了与下一句中出现的“花”重复,使用得真是恰到好处。如果不用借代,而是写成类似“人间四月花开尽”之类的句子,则不但犯了重字之忌,还会弄得全诗索然寡味。

二、巧用借代,严守诗词格律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有“左牵黄,右擎苍”之句。词中的“黄”和“苍”本来是分别指黄犬和苍鹰的颜色,这里是用“黄”代指黄犬,用“苍”代指苍鹰。显然,词句如果不用借代,而是将其写成“左牵黄犬,右擎苍鹰”之类的句子,不仅大煞风景,还严重违背了词牌的要求。因为,“江城子”这个词牌要求所填之词第二句和第三句必须都是三个字,而且平仄排列必须是“仄平平,仄平平”,显然“左牵黄犬,右擎苍鹰”的写法根本不合格律要求。写成“左牵犬,右擎鹰”又会如何呢?显然,这样写虽然没有破坏词牌对字数的要求,但根本不合押韵的规则。因此,无论从表达手段还是从韵律要求角度看,以上两种假设都不如以颜色借代进行表述来得更妙。此外,以“黄”和“苍”入词,还直接给黄犬和苍鹰这两个意象着上了鲜明的色彩,进而突出了其形象特征,使整首词更加有了意境美。毋庸置疑,苏轼借“黄”代“犬”,借“苍”代“鹰”,不仅严守了词的格律,而且还使词句更加生动形象了。“左牵黄,右擎苍”真可谓不可多得的神来之笔。

三、巧用借代,使表达更加委婉含蓄

白居易在《长恨歌》 里为什么不直接写唐明皇好色而是要借“汉皇”言之呢?这是因为李隆基是诗人的前朝皇帝,其不能违背“为尊者讳”“为长者讳”的古训。古诗中,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杜甫在《兵车行》中揭露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矛头本来是指向唐玄宗的,但他却只能以“武皇”借代之,即只能用“武皇开边意未已”的诗句表达自己的愤怒,并且还在“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两句中以“汉家”借指唐王朝。这也是因为对于杜甫来说,唐明皇也是“尊者”。再如,陆游和原配夫人唐琬本是一对恩爱夫妻,后来却因唐琬不容于陆母使他们不得不离异。《钗头凤》中,陆游正是因为不便直接宣泄心中的这份痛苦,才用“东风恶,欢情薄”含蓄委婉地借“东风”表达了他的沉痛与愤慨。词中,陆游之所以要运用借代手法,是因为这样做可以在遵守“为长者讳”之古训的同时委婉地鞭挞封建恶势力。

综上所述,借代这种修辞手法可谓妙处多矣,如果能合理使用,不仅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灵活多样,还可以使所要表达的内容更加形象生动,更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诗歌在语言形式方面的要求。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一、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1] [2]  下一页

TAG: 高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