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得满分网教育文章语文学习知识小学语文学习小学一年级语文辅导《雨点儿》教学片断及评析

《雨点儿》教学片断及评析

11-01 11:47:52 | 浏览次数: 54418 次 | 栏目:小学一年级语文辅导
标签:小学一年级语文辅导,http://www.manfen6.com 《雨点儿》教学片断及评析,

《雨点儿》教学片断及评析  

重庆市万州区中加友谊小学 向德胜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雨点儿》第5自然段。
 

【教学目标】

  通过个性化学习,让学生懂得雨点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师:动画课件;生:雨点儿植物头饰。
 

【教学时间】

  20分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教学内容

  在上节课里,我们通过学习生字读通了课文,这节课我们再来美美地读读课文,主要是第5自然段,比一比谁的收获大,好吗?
 

二、学习新课,突出个性化

  1、感知第5自然段

    分角色读1~4自然段

    师: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以后,有花有草和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自读第5自然段,看看能读懂些什么?

    根据学生汇报,相机板书:更红、更绿、长出花草。

  2、激活思维,理解雨点儿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老师读了这一自然段也有收获,并把它做成了动画,想看吗?

    播放课件(即有花有草地方的变化),师加以旁白。

    播放课件二(即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的变化)

    师: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当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相机点出课件二)

    师:你看到了什么?

    屏幕显示:小草从(    )

    小花从(    )

    指名回答:

    师:除了花和草以外,你还知道雨点会给哪些植物带来变化呢?能够用“(   )从(   )”说一句话吗?

    生回答后,师注意其说话是否完整、正确,并加以指导。

  3、讨论交流,读出感情

    师:植物所有的这些变化,都是谁的功劳呀?

    生:雨点儿

    师:假如你是一朵花、一株草、一棵树,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说给你的伙伴听听。(生拿出头饰,相互说。)

    请出雨点儿兄弟上台,学生随意对雨点儿兄弟发言。

    师:听了大家的发言,我觉得你们已经对小雨点儿产生了深厚的感情,那就带着你的这种感情去找自己的伙伴尽情地读一读第5自然段吧,读的时候做做动作都是可以的!

    学生找伙伴读。

    学生展示(1~2组,评价)

    全班齐读(配上动作尽情地抒发感情)
 

三、总结布置下节课的内容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雨点儿》这课,非常开心,大家很用心,我很愉快,谢谢大家给我带来的欢乐。
 

【教学片断自评】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这节课所执教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雨点儿》的第5自然段。这节课主要是通过个性华的学习,让学生懂得雨点儿对植物的生长的作用,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堂教学没什么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以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以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扬学生灵性服务,具体表现为:

  1、感知个性化

    设计的第一步意在让学生结合平时为生活实践感知课文内容,但学生的生活体验、认识水平是有差异的,所以在设计中我没有设定统一的感知目标,而是放平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后交流,知道什么说什么,了解多少说多少,这样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交流互补,感知由模糊到清晰,由量变到质变,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呆板的读文章说意思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增强学习主人翁的意识。

  2、思维个性化

    本段教学中,让学生理解雨点儿与植物生长间的关系是重点,也是难点。设计遵循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先让学生欣赏雨后草长花开的景象,通过具体形象的景观打开学生思维的阀门,说说雨点儿给花和草带来的变化,教给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的方式方法,再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雨点儿还给哪些植物带来了什么变化,接着让学生戴戴头饰,自己是一朵花,一棵草、一棵树,把自己想对雨点儿说的话告诉雨点儿,这样让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从不同的渠道理解雨点对植物生活的儿用,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朗读个性化

    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在表现,因此朗读应该是带有个性化色彩的,本设计不仅从技巧入手,不追求抑扬顿挫的整齐的朗读效果,而是引领学生看动画、述情景,谈体会,说感受,充分进行语方实践与体验,体学生的心底迸发出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再将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于朗读表演之中。在这一设计中,朗读不再是机械的录放,而是学生个人情感的宣泄。

    这堂教学设计只是我对新课改的一次尝试,其不尽人意之处尽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下在。

TAG: 教学